杨言琴属于“上海3.0”世代。上海3.0世代指的是那些在1990年初开始浦东开发时进入上海的年轻人。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林荣日教授说:“3.0世代和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不同,他们用合理主义和开放观念武装自己。他们是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化都市的主力。”为了挣钱而背井离乡的他们大大提升了上海的商业竞争力。正是因为他们,上海才升级为“3.0版本”。
在上海交通大学周围经营台式饭店的王玉成(29岁)出生在台北市,他的童年在美国度过,10年前来到上海。他抱着“在上海无论干什么都行”的想法5年前开了一家销售DVD和闪存的小店。在收获自信后他又投入10万元人民币(约1750万韩元)做起了盒饭生意。他说:“爷爷身无分文来到台湾,靠做生意实现了家庭的兴旺。我希望今后也能在上海拥有一家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世界性饮食连锁店。”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汽车设计实习场内,设计系的学生们在汽车模型上热衷于模型的开发。来自浙江省宁波市的2年级学生沈琛琛说:“毕业后想开一家设计公司。”汽车设计系的张国良教授说:“创业和挑战是上海3.0世代的特征。毕业生中1/3以上就职于外企,1/5则投入到创业中。”
上海也是韩国人的机遇之地。大约5万名韩国人怀揣着上海梦在当地活动着。
![]() |
浴室用品制造公司英特贝斯(Interbath)的朴贤顺(音)社长2003年第一次来到上海。他看到当时正在上海形成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产生了“就是这里”的想法。作为韩国浴室用品品牌首次闯入中国市场,他在上海和广东两地设立了工厂,目前在中国全国共运营着76家代理店。
上海大学哲学系的陈卫平教授把3.0世代定义为“从外地或国外来到上海、已取得户籍或居住证或在上海居住超过5年以上并从事一份稳定工作的人”。其中从事企业工作,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工作和公务员等3种工作的人数最多。“上海梦想者”们正在形成新的精英阶层。他们正在把上海建设成东亚最高的经济、商业城市。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