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理事长约翰·桑顿的评价。他还是中国名牌大学——清华大学的全球领导力课程的指导教授(主任)。他是美国和欧洲首选的最高的中国领导层分析家。上周,他参加了韩国总统直属的未来企划委员会召开的国际会议——“全球韩国2010”。《中央SUNDAY》就最近上升为世界瞩目热点的中国领导人的特性等问题对他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中国共产党邀请他做清华大学的教授
-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何种程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这个国家。这是个尖端和落后、繁荣和贫困共存的国家,被十几个国家包围着,而且还正在出现着无数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上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没有中国拥有的问题更复杂。”
-所以才问您的啊!
“中国的领导人们,尤其是经济政策责任人们目前已经工作了20年左右。在应对许多危机和悬而未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到了目前的位置,他们是在重视能力的同时又渐进性地升职的体系中成长起来的。没有像美国的本·沙龙·博兰克(Ben Shalom Bernanke)那样从学者突然成为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人。”
-他们的能力可以与美国的领导人们相媲美吗?
“如果仅从能力、经验来看的话,北京的领导人们要超越目前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巴拉克·奥巴马总统不就是没有显著的国政经验而成为领导的吗?(笑)”
-他们似乎可以很好地管理快速变化的经济?
“中国的所有领域都在非常迅速地变化。变化的速度对于中国领导人们来说不是大问题。他们正准确地掌握着问题,我认为他们会很好地进行管理。”
桑顿曾是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银行的副总裁(COO),2003年变身为了中国清华大学的教授,作为外国人首次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成为了教授。记者认为他很难批判中国领导层。为了提出更有攻击性的问题,引用了中国专家——美国国务院前东亚太助理国务卿谢淑丽(Susan Shirk)的话。她2007年在接受《中央SUNDAY》采访时曾说过:“中国领导层外表虽然很强硬,但是内部却很容易动摇。因为不能使用紧缩等痛苦政策,可能引起泡沫。”
桑顿说:“虽然高度评价谢淑丽的分析能力,但是不同意她的意见。中国人对生活艰苦的记忆还栩栩如生,对给予了现在这种生活的北京领导层抱有感谢之情,正在支持着领导层的政策。”
-“对冲基金(hedge fund)奇才”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最近在香港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的中国领导人们没有做好担负全球责任的准备,对此您怎么看?
“中国内部的问题太大、太复杂了。北京领导层认为要走的路还很远,他们不想被卷入国际问题,也不希望与美国一起成为G2的一轴。”
-这不类似于20世纪初美国孤立主义者们吗?
“是的。像美国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者一样,中国的领导人们不想积极地负起全球责任。中国虽然有人说向希腊援助资金来解决负债危机,但是北京的立场是‘欧洲的问题应该由欧洲人自己看着解决’。”
-今后不会积极地发挥作用吗?
“目前20~30多岁的年轻人们如果晋升到领导队伍的话,似乎希望发挥全球领导力。他们正在尽情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他们很现代,对于全球热点很关注。”
桑顿刚一提道下一代领导人的话题,就开始对将在2012年秋天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好奇起来。因为那时将选出胡锦涛主席的继任者。该年12月,韩国将举行总统大选。算得上是两个国家几乎同时会有新领导人登场。
-2012年之后中国的领导人会是谁呢?
“继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之后的第5代领导人崛起。习近平、李克强等候选人已经显现出来了。”
-他们的特征是什么?
“他们是文革一代。被从中央赶出来,在穷乡僻壤生活过(下放)。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但是都在农村生活了10年左右,成人之后才回到了北京。”
-您是说他们在基层得到了锻炼吗?
“不仅如此。他们从下放中被解放出来后,在中国历史上最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品尝了下放的人生苦果和白热化竞争中的胜利感,不仅拥有义务感、成功动机,还拥有非凡的能力。”
-他们领导的话,中国会如何变化?
“目前尚言之过早。他们胸怀的蓝图和计划等还没有很好地显现出来。他们领导的10年(2012年~2022年)将成为现代中国的进化过程中非常有意思的时代,这点很明确。”
桑顿出身于投资银行。他是20世纪90年代高盛接受中国债券并介绍给全球市场的先导,与中国人民银行总裁周小川等经济政策负责人们往来密切。记者问到中国经济政策负责人正在如何描绘未来的面貌。
-有预测说中国在20~30年后会成为美国,您是怎么看的呢?
“目前经济政策负责人中的一位曾在2年前问了我‘13亿中国人如果像现在的美国一样消费的话,世界资源问题会成为什么样子’之后,表示‘没有革命性的技术革新的地球是无论如何无法负担起未来中国的石油、煤炭、钢铁和饮用水等消费的’。直到现在,他的话还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也有担忧说会像日本那样经历景气和泡沫而陷入长期停滞,您的看法是?
“正如美国经历过经济危机一样,中国也会面临危机。但是中国有被称为西部的未开发地,市场将不会表现出饱和状态。同时,考虑到中国经济政策负责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将不会像日本那样陷入长期不景气中。”
-如果既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的话,中国经济的未来将是什么?
“这是他们也没有解决的课题。他们自己虽然正在说是‘第三条路’,但是具体的内容还依然像以前一样是个空括号。”
桑顿是美国执政党民主党一方的人士。对巴拉克·奥巴马政府的对中战略、政策有着重大影响。记者询问了对于韩国政府和企业的对中战略等等建议。
-韩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
“韩国政府和企业正在经历着与美国类似的问题:对中国领导人没有深入的了解。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注,与北京的关系也要比目前更加加强。”
-如果与中国走得太近的话,与美国的关系不会变坏吗?
“韩国与中国的关系越密切,与美国的关系也就越好。同时,日本在相当长的期间内将不会获得中国人的信赖,韩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利用这个缝隙。”
-最后,今年韩国是主要二十国集团(G20)会议的主席国。
“因为中国的领导很消极,所以我认为用G2体制无法解决全球问题。G20是个好的替代方案。这是金融危机带来的一大变化。但是,如果野心太大的话,很容易失败。应该集中在金融改革、能源效率性和创造工作岗位等上。作为主席国的韩国如果提出现实而具体的替代方案的话,将会作为重要的业绩流传下去。”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