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队在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比赛当中率先通过了终点线,但是被判犯规最终失去了金牌。最终未能在冬奥会这一项目上实现五连冠。
在韩国时间25日举行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由赵海利、金玟廷、李银星(音)、朴胜羲组成的韩国女子短道速滑代表队领先中国队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弱组合”的选手们之前一直在坚持默默地训练,而在这一刻她们挥舞着太极旗开始欢呼起来。
但是喜悦十分短暂。裁判们反复观看在剩下五圈时金玟廷与中国选手孙琳琳发生冲撞时的录像。随即裁判们声称“金玟廷故意阻碍其他选手”,判定其犯规。当时举着太极旗在赛道上来回庆祝的韩国选手顿时茫然失措,而银牌变成金牌的中国选手则高兴得跳了起来。
问题在于剩下五圈时发生的碰撞极其微小。韩国选手朴胜羲一边推金玟廷的腰部一边替换选手,而中国队的张会也推了孙琳琳。被推之后金玟廷巧妙地过弯切入赛道内侧,超过身后的孙琳琳一个身位。孙琳琳面对突然的切入一时间有一些惊讶,因而有些犹豫。她在与金玟廷发生轻微的碰撞之后失去重心,左脚拌了一下。金玟廷甩开中国选手一段距离开始急速前进,最终韩国队取得第一名。裁判们认为金玟廷在与孙琳琳的轻微碰撞中故意阻碍犯规。
外国媒体认为判定韩国队犯规的情况模棱两可。美国合众国际社(UPI)报道称“中国队在争议中取得金牌”。美联社(AP)仅报道称金玟廷的左脚冰刀与中国选手的冰刀发生了“刀刃之间的接触”,完全没有提到这一动作是否是运动员故意所为。
这次比赛的主裁判是来自澳大利亚的詹姆斯·休伊什。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男子1500米决赛当中,正是这名裁判判定首先冲过终点的金东圣犯规。当时美国选手阿波罗·安东尼·奥诺(Apolo Anton Ohno)的好莱坞演技造成了误判。
韩国国内一位冰上项目的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说“金东圣事件”是一次明显的误判,那么这次事件因为存在身体接触,因而多少有些显得模棱两可。通过录像回放也很难判定身体接触是自然发生的碰撞还是故意的犯规。
现在韩国已经无法对判决进行申诉了。面对因为裁判判决而发生的无穷无尽的争议,国际滑联(ISU)规定不能就判决提起抗议或者上诉。另外韩国队也很难向韩国体育仲裁裁判所(CAS)提起诉讼,CAS仅仅处理裁判磋商以及收受贿赂等事件,并不接受针对判定结果的争议所引发的案件。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