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信任曾是支撑日本制造业的支柱。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日本的汽车、家电、钢铁等主要制造业领域中,日本彻底的质量管理迎来了全世界对于“日本制造”的信任。也曾听到过“经济动物”的评价,但对于质量和质量管理方式的确让世人吃惊。曾遭到“大龟群岛经济”嘲讽的封闭日本市场里,并不是因为盲目的爱国心,而是因为对国产商品的彻底依赖——感觉别国的东西多多少少都不如本国的好——才会有这样的事。
有一个关于日本人的笑话。某美国公司向日本和俄罗斯零件工厂订货。条件是“次品率为1/1000”。几天后俄罗斯发来邮件,称非常困难要求延迟交货日期。几天后日本方也发来了邮件。“事情进展顺利,能如期交货。但还没收到次品用的设计图,希望贵方能尽快送来。”
再讲一个笑话。发生在前苏联时期某工厂里。总是在上班开始后10分钟才出现的某男子被克格勃抓捕了。罪名是“散漫”。而总是提前10分钟到的同事也被抓捕了。罪名是“西方派来的间谍”。某天,总是准时出勤的员工也被抓捕了。罪名是“显然有日本生产的手表”。技术和品质曾是外国人审视日本的第一个窗口,也是日本国民自豪感的源泉。而如今却在这样日本发生了此次事件。
丰田事件现在才开始。很难预料事情会如何发展。当然肯定会带来不少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忘记,在此期间随着丰田一次次战胜无数挑战最终上升至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有人期待韩国汽车行业能够取得反射利益。短期来看这是可能的,但这只是小利。真正需要的是学习什么。应该逐一地洞悉并分析此次丰田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及今后的处理过程,同时找出得失。失败的教训和克服的教训同样重要。这才是通过他山之石获得的真正利益。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