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楼挂着“鞋城(Shoes Park)”和“世界食品(WORLD FOOD)”的招牌,招牌旁边画着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等6个国家的国旗,还能看到销售国际电话卡的语句。2楼是网吧(PC Zone),3楼是练歌厅,4楼上可以看到蒙古语招牌。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最多,映入眼帘最多的是中文招牌。尽管天气寒冷,附近的“亚洲市场(ASIA MART)”还是被前来购物的东南亚人挤得满满的。
手机店的韩国人店员正在努力地向越南劳动者进行产品说明。正在听着说明的范亨(音,29岁,越南人)因为韩国语不好,经常提问。范说:“虽然在韩国生活了4年9个月了,但是韩国语如果讲得太快的话,还是听不懂。每周末都来这里的越南餐馆享受食物,同时了解祖国的消息,还了解工作信息。”
他说:“因为有我们国家的食物和人,所以经常来。”像范这样在附近的始华、半月工团工作的人们为了消除压力或者想念祖国的饮食、歌曲、人们的时候,就像习惯一样来这里。安山外国人居民中心所长金赞模(音)说:“以外国人劳动者为中心,维持各国的文化正体性是安山的特征。”
安山市注册的外国人有来自61个国家的34163名,这接近全体居民72万名的5%。据人口统计学理论,外国人的比率如果占到全部人口的5%的话,将因原住民的欺生而开始使关系变得紧张。元谷本洞的情况是居民的40%即16千名是外国人,即使如此,还没有明显的矛盾或摩擦。因为口碑相传而搬迁到安山的劳动者正在增加。
安山市从数年前开始就系统地展开了外国人管理政策。市政府在前年3月设立了“安山外国人居民中心”。在这里可以享受免费诊疗所、海外汇款中心、电脑教育室、图书馆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由于外国人而出现治安问题后,特别任用了2名外国国籍协议公务员进入元谷特别巡警队工作。
生活在韩国的外国人已经从2006年的53万名增加到了2009年的110万名,仅在3年的时间内就增加了一倍多。外国人居住超过5%的区域正在扩展至全国。多文化社会正在成为全国现象。
专家指出,应该减少地方自治团体的无分别的重复促销活动,把8个政府部门主管的多文化政策窗口一元化。国会立法调查处上周制定了以导入像日本那样多文化共生概念的《多文化社会基本法》(暂名)为主旨的多文化社会政策报告书。国会立法调查官曹圭范说:“与其强求外国人韩国化,不如打造可以让他们固守自己的文化而共同生存发展的环境,这更重要。”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