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朴教授曾经在锦湖韩亚集团的中国办事处工作了6年。朴教授以这样的工作经验为基础来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化。在课堂上,学生们都是连连点头。听课的金完基(音,50岁)笑着说道:“不仅是语言,还可以学到中国的饮食文化、和中国人的谈判技巧等实际业务中能够用到的内容”,“非常感谢母校没有收取任何学费和教材费,以后会按时缴纳校友会会费。”
大学开始为毕业生提供深造机会。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简称全经联)以各企业人事负责人为对象对大学教育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对大学教育予以肯定评价的人事负责人仅为2%。根据大韩工商会议所的调查,有54%的大学毕业员工认为:“大学的教育课程没能充分反映企业的要求。”大学正在开展“售后服务”,来培养毕业生的实务能力。这一努力得到了企业、学校和毕业生的肯定评价。
◇利用在线讲座
韩国外国语大学在今年首次开办了以毕业生为对象的讲座。从上月14日开始,韩国外国语大学面向280多名毕业生,开设了为期四周的经营会计实务、实务英语、实务日语、实务汉语课程。特别是观看了讲述企业成功事例的电视纪录片之后,以讨论人事、经验战略、市场营销事例和实务为中心的课程——经营会计讲座深受欢迎,开设了两个班。庆熙大学东西新医学医院国际业务小组的尹盛旭(音,33岁)表示:“上司对我特别关照,让我‘早点下班,去上课吧’。非常感谢公司和学校。”
成均馆大学开设了在线讲座,对毕业生实施再教育。从去年开始,成均馆大学和在线教育企业合作,为毕业生提供领导能力、外语、会计财务等免费教育。
◇地方大学和专科大学也挺身而出
在过去的两年里,大邱的岭南理工大学让80多名毕业生重回校园,向他们传授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设计程序)、数控机床等新技术。今年,在大邱地区的中小企业从事工程师工作的20岁到50多岁的毕业生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纷纷重回母校。朴在勋(音)教授表示:“在几年之间,机械方面的技术就会突飞猛进,一定要不断进行‘召回教育’。”
在结束了“全球IT技术专家”课程之后,从8月11日开始,位于大田的韩国信息通信大学为智利、巴西、埃及等13个国家的13名毕业生开设了为期7个月的软件工程、IT产业财务和会计管理等在线再教育课程。学校今后对国内毕业生也要提供该项目服务。
从2005年开始,位于全州的又石大学就实施了“售后服务”计划。毕业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母校课程,并免费听课。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