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伊朗订做12艘超大型超级油轮(VLCC),韩国和中国企业展开了最终的订单之战。尽管两国企业出示的价格无较大差异,但是12艘油轮全部被中国企业席卷而去。因为有“将向船主融资船价的90%”的破格条件,韩国参与投标的相关负责人只能叹息作罢了。
“参股人”是中国进出口银行,是一家国家持有100%股份的国策银行。这家银行于4月份决定向本国造船业界赞助1600亿元人民币(约27万2000亿韩元),其中的一部分用在了伊朗油轮订单之战中。国家(政府)打着国有企业的旗号直接参与市场,是“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的典型。韩国造船企业在中国政府资金能力的挤压下,最终空手而归。
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中国国有企业的力量更加壮大,作为一个威胁性的存在粉墨登场。为了恢复经济,资金都涌入了国有企业,不良国有企业山东钢铁甚至并购了优良的民营企业日照钢铁,也是今年频繁出现的“国进民退(国有企业得势,民营企业衰退)”的一个例子。中国民营企业对以产业结构调整的名义下推进的政府“再次国有化”政策,只能处于“哑巴吃黄连”的处境。
用“实弹(资金)”武装起来的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市场中也发挥着超人的力量。国家和企业紧紧抱成一团席卷海外资源,排挤外国竞争企业。可以看到伊朗船舶订单战过程中韩国企业受到了打击。关注投标过程的一位业界人士说:“我们的对手不是中国企业,而是中国这个国家,感到很恐怖。”
钢铁、汽车、资源开发,甚至在信息技术(IT)领域也相差无几。韩国企业要以中国政府为对手展开争夺战。因为要以带着2万亿美元钱袋(外汇保有额)的中国政府为对手,所以这绝对是一场不可轻视的游戏。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正在突袭韩国的经济。
专家们说冲破中国“国进民退”的方法只能是强化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因为政府对民间企业的援助是有限的。即使这样,有一件事是政府必须做的,那就是为企业可以尽情进行技术开发而创造条件。因此,才会出现这样的号召,“把大韩民国整体创造成为政府、企业、学界紧紧抱成团的巨大研究开发(R&D)中心吧!”。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