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奥运会对于13亿中国人来说意义极为深远。
“100多年前,中国饱受世界列强的侵略,中国人自己也一度迷失自我,批判和否认悠久的文化传统。1919年的5·4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是两次高潮。曾经被西方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如今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奥运会,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振奋和鼓舞的大事。”
中国人“百年梦圆”,喜悦之情难于言表。
“1908年天津的一家杂志社第一次登载了有关奥运的文章。1932年,刘长春独自一人参加了当时在美国举办的奥运会。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摘得了首枚奥运金牌。如今100年后,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在北京举办奥运会,不可谓不是百年梦圆。”
亲身经历了那段苦难的历史。

在韩先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论语》中孔子的名言。众所周知,韩先生的故乡是山东省济南市,离孔子的故乡曲阜很近。而且张艺谋导演在开幕式演出中也采用了《论语》。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儒教、佛教、道教都教导人仁、礼、善。但是在过去的100多年来,中国人似乎忘却了这种价值。如今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跃居世界第3位,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在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应该把此次奥运会看作是一次宝贵的机会。”
中国格外强调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
“以礼相待、助人为乐是中国的传统,但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以后,中国人开始滋长了一种为了显示自己而故意矫饰的风气。其实,参加奥运会的目的不单纯仅仅是为了夺金,应该通过奥运会的举办,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礼仪、宽容和和谐的价值所在。2002年世界杯期间,韩国人曾经为中国人呐喊助威,而中国媒体却批评韩国挺进4强,这并非君子之举。”
在北京,传统建筑密集的胡同现已成为重新开发的对象。
“为此我也深感遗憾。中国应该学习韩国为保护传统文化而付出的努力。虽然法律、经济、制度都实现了国际化,但艺术绝对不能走世界化的道路。我们应该尊重艺术的个性和独立性。如果丧失了民族性,那么整个世界就会沦为一团,世间会变得很无聊。可以说全世界艺术归一的那一天就是艺术的末日。”
您虽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但是您的作品并不灰暗,反而给人一种十分乐观的感觉。
“乐观是我进行艺术创作的态度,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历绝对让我乐观不起来。正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惨遭批斗的那段经历,我在绘画上更多的是画牛、马这样一些无力、羸弱的动物,而不画人脸。同情弱者是东方文化的传统和道德标准。在过去的100多年间,人类伐木的数量是过去几千年间的81倍,正因为人类不同情自然才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应该怀着审视和怀疑的态度来看待今天我们人类创造的文化到底是否在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前行。和人不同是,动物如果吃饱了,就不会再继续贪食了。”
拜读了您的大作《天书》,里面破译了很多的汉字,这让我联想到传说中的“文字初祖”仓颉。
“我只是对中国的遗产——汉字进行了一番整理。在文化大革命的那段最黑暗的岁月里,我可以说冒着生命危险搜集资料。现在那些资料花多少钱都找不到,所以更是弥足珍贵。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篆书体。当时汉字对于我来说,仿佛既是图画,又是符号。我不仅研究了甲骨文,象形文字、符号、记号、岩刻画等先秦时期的文字也一一研究过。‘四体千字文’和‘六书分类’是我终身的伴侣。”
听说此书已经出版10万多册,但是几乎没卖,您向政府捐赠了3000多册。
“这是我个人的作品,凝聚了我自己太多的心血,我实在舍不得。艺术家如果被金钱所左右,那么他的艺术也就走向了终点。庆幸的是,我并不缺钱。”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