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 (周六)
外国高管从企业的“形象领班”转变为“核心人才”
상태바
外国高管从企业的“形象领班”转变为“核心人才”
  • 特别采访组
  • 上传 2009.10.20 09:57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财界的外国人势力很强大。LG电子首席执行官(CEO)级别的8名中有6名是外国人。起亚汽车、SK电信和斗山等最近也都纷纷引进了外国高管。

这样的风潮并不是新生事物,十几年前外汇危机的时候也已经经历过。1998年,出身于比利时方合作公司英特布鲁(Interbrew)公司的人士担任了OB啤酒的社长。大韩航空因经常出现坠机事故而于1999年被美国国防部指定为禁止搭乘的航空公司,面临着危机,2000年启用了年薪比赵亮镐会长还高的美国达美航空(Delta)的航运本部长作为副社长。财界展望说外国人专门经营团队时代马上要到来了,但是却是错误的估计,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当时与外国高管的合作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大韩航空取得了在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局外人》受到介绍程度的成功,其余的企业并没有以引进外国人人才为契机出现改变企业体制的效果。然而现在却不同。

三星电子和LG电子、起亚汽车等引进了外国高管的企业大部分在最恶劣的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还是创造出了卓越的业绩。虽然不是一两名外国高管创造的成果,但是他们贡献了一定的力量。

去年1月份LG电子引进的托马斯·林顿副社长(CPO,首席采购官)断然实行了革新,把各个营业部门分别购买原材料和配件的做法改为全公司统一购买。今年推进的以节约费用3万亿韩元的目标中有1万亿韩元是由林顿副社长负责的,预计可以超额完成。该公司的职员对于公司内部决策变快一事深感诧异。

引进奥迪公司出身的设计师彼得·施赖尔的起亚汽车以去年推出了施赖尔设计的新车三剑客——Soul、Forte和Lotze Innovation,正式开始了设计经营。起亚汽车宣传组次长金度学(音)说:“施赖尔副社长提议说应该像宝马汽车那样,即使车种不同,也应该推出一眼看上去就能认出‘那是起亚汽车’的设计,打造只属于我们的‘Family Look’,并付诸了实施”,“这是以郑义宣副会长给予的全面信赖为基础的”。

外汇危机的时候,来到韩国的外国高管具有很强的“占领军”或“招牌用”的特征。或者是想行使与持有国内企业股份相应的权力,或者是希望借面子效应赚取年薪,因此很少有为了该企业的长期未来而工作的情况。现在国内企业为了长期生存,只有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才主导引进外国高管并积极提供支援。

引进的外国人为了生存下来,比韩国高管更加努力。在学习韩国文化方面也很积极。2002年作为三星电子引进的首位外国人大卫·斯蒂尔(43岁)是总管北美事务的常务,他作为外国高管在韩国企业中得以生存下来的理由是灵活性,所谓的灵活性换句话说就是“理解韩国文化”。斯蒂尔常务说:“因为三星电子是具有与我成长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的地方,所以我进行灵活的思考是很重要的”,“为了学习韩语和与韩国人积累亲密感(friendship)真的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LG电子1号外国高管——副社长德莫特·博登(CMO,首席营销官)也说:“韩国人是关系中心社会”,“意识到积累人脉很重要,在这个方面费了心思”。他还补充说:“作为外国人,即使在我看来很奇怪,但还是努力想要理解在韩国为什么要以那样的方式发展。”

但是和以前一样,在组织内部,外国高管的适应并不容易。猎头公司海德思哲韩国的金载浩(音)代表说:“虽然表面没有太显露出来,但是LG电子破格引进外国高管的做法在内部引起了巨大的动摇和冲击”,“其他的企业也一样”,“在这样的氛围下,如果只引进一两名外国高管的话,他们就会被淘汰,但是如果一次性引进很多的话,他们自身就会成为一股势力。虽然外国高管一个人一个人看来失败的可能性不小,但是从给巨大的全球组织造成了冲击这点来看,可以暂时认为是成功的。”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