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迷人的建筑物,使参观的人为之倾倒。”
这是《纽约时报》5日的报道上评价北京奥运会主会场设计的一段话。上个月26日的英国《金融时报》赞美其为“罗马竞技场以来最具独创性的美丽而独特的体育场”。用钢筋铁骨编成的椭圆形的外观恰似用树枝堆成的鸟窝,于是又称其为“鸟巢”。还有评价称,这个能容纳9万1000名观众的大型体育场,不仅是北京更是世界的标志性建筑。除了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陆地比赛项目和24日的闭幕式也将在这里举行。奥运会结束后,鸟巢体育场将演变为具备大型购物中心和便利设施的复合型建筑设施。
“鸟巢”的主要设计师是两位瑞士建筑家——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他们是从纽约到伦敦再到东京,创造性地改变了世界各地地平线的明星建筑家。他们凭借和中国艺术家艾未未等一起进行的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设计,获得了由伦敦设计博物馆颁发的“本年度建筑设计奖”。
对他们两人来说,设计北京奥运会主会场有特殊意义。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日程十分紧张的他们无法接受直接采访,为此请求谅解。他们通过事务所有关人员解释道:“在设计中我们最重视的是,给市民们提供一个在奥运会及以后仍能使用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对于鸟巢的外观,他们说明道:“是为了展现‘构造本身即所见全部’的设计哲学。”
在建筑界受到“超级巨星”待遇的他们之前横扫许多大奖。2001年获得了号称建筑界的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奖”。
同是出生于1950年的他们是积累了逾半世纪友情的挚友,一同结束学业的他们于1978年开办了共同的建筑事务所并共事至今。就两人长时间的合作关系,《金融时报》评论道:“赫尔佐格是进攻的前锋,德梅隆是思虑深远的守门员”,“他们组成一队,能展开完美的比赛。”
德梅隆强调道:“将世界各地的建筑建成不同的风格,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赫尔佐格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们认为通过主会场的建筑过程,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化。”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