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的教育进入平均化制度已经很久了。虽然有主张全面改革的呼声,但是想要完全改变已经日常化和体质化的教育体系,事实上是不太可能的。如同嘲笑“下向平均化”一样,是否只要在平均以上就可以在全球竞争的浪潮中安然无事,事实上这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以维持现有体系为前提,为了迎合多样的教育需求,设立多种多样的学校,强化需求者的选择权,鼓励教育提供者开展竞争。虽然此次投票结果不相上下,但是仍有更多的人支持上面的意见。当然,上面的意见并不排斥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和全面提高公共教育的水平。重要的是在平等之上,还有在各自想要的教育环境之下进行学习的正当要求和现实需求。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
最近成为争论话题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也是一样。即使从世界水平来看,现行的国民医疗保险也受到了好评。可是围绕医疗价格、保险费率、保障范围等,国民提出了很多问题。一方认为,应该加重国家负担,大幅提高保障水平。另一方则认为,因为国家财政有限,应该实行由个人出资,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保障的制度。据悉,韩国政府目前放弃了存在争议的民营化,考虑对现行的医疗保险体系进行二元化。反对者认为,医疗保险体系的二元化将导致医疗两极化。可是即使增加负担,也不能对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高价医疗费和希望接受高品质服务的需求视而不见。无论是公共部门的二元化还是民营化的部分导入,这些现实需求的存在都能为它提供有力的支持。
不管是教育制度还是医疗保险,反对制度改革的最基本的理由是最终导致两极化。他们断言,如果实行新的差别化的制度,就意味着对现有东西的放弃。可是断言只是断言,并不是事实。房子和车子也有选择的余地。基本型房屋和汽车可以满足基本要求和性能,另外的选择是满足差别化要求的有效手段。教育制度和医疗保险也要扩大选择的余地,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为什么我们没有去考虑这个问题呢?应该注意的是,在实行新制度的同时,不要减少消费者在目前教育和医疗保险体系中受到的实惠,而不是用并不确定的假设来反对新制度的实行。
对于追求教育和医疗平等的纯洁理念,这让笔者深感其崇高。可是,崇高能够保证我们未来的竞争力,能够反映消费者多样和正当的需求吗?选择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或许有时候还会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可是消费者做不做选择,和有没有选择的机会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如果排除选择的可能性,那将绝不是正确的道路。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