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发射后216秒,虽然覆盖科学技术卫星2号的卫星整流罩一部脱落,但是另外一部分仍然附着在上端飞行,样子清晰可见。部分卫星整流罩在起飞后540秒的时候从卫星和二级火箭上脱落的样子也被清晰地捕捉到了。由于部分卫星整流罩重达300公斤,二级火箭没能保持姿势,发挥充分的速度。这里分离的卫星坠入大气圈,并消失无踪。
罗老号将科学技术卫星2号送入轨道的任务以失败告终。罗老号是韩国和俄罗斯的合作产品。使用液体燃料的一级火箭由俄罗斯制造。剩下的部分和人造卫星由韩国自主技术制造。因此罗老号失败的责任归于哪方倍受关注。
当天教育科学技术部第二次官金重贤在罗老航天中心进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表示:“严格来说,卫星整流罩脱落部分由韩国负责。可是因为俄罗斯总体负责技术支持,承担共同责任。”由于在发射前的模拟实验中卫星整流罩成功脱落,部分卫星整流罩没能脱落可能引起复杂的问题。如果俄罗斯提供的一级火箭发生问题,也可能对卫星整流罩没有准时脱落产生影响。因为可能存在多种情况,韩俄联合调查委员会需要更为缜密地分析原因。
可是俄罗斯的立场相当坚定。该国联邦航天署“克鲁尼契夫航天中心”发言人亚历山大·鲍伯列尼奥夫(音)前一天在俄新社的采访中表示:“一级火箭明显正常启动”,“从我们的立场来看,此次卫星发射是成功的。”俄罗斯还想向国际航天火箭市场推出与罗老号相同样式的运载器,绝对不想让其背负“失败的火箭”臭名。
韩国政府也为失败造成的问责感到负担。因为如果轻易承认失败的话,最近“罗老号发射只是俄罗斯火箭的试验台”的批评会更加尖锐。主导卫星整流罩研发的D公司也惜字如金,称“正在等待调查结果”。
在下周即将进行大规模政府内阁改组的情况下,教科部想加大“部分成功”的话的力度,到处都可以感受到这样的氛围。首先,预定于明年5月的第二次发射算是教科部和航空航天研究院的“盾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科部官员表示:“25日的第一次发射是明年5月‘正式发射’的‘试验发射’,没有将其结果赋予太大的意义。”并解释称,由于与俄罗斯签订合同当时,如果两次中有一次失败的话,俄方会再提供一枚一级火箭进行发射,如果此次能够获得许多发射数据和技巧的话,就是实现了“一半的成功”。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航空航天工学教授权世震对此颇有微词。他讽刺道:“如果可以看作成功一半的话,那么那一半不是韩国,而是俄国的。”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