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是这样?发射中止之后的一个多小时之后,即当日下午6点,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相关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射中止可能是因为高压箱的压力不足导致阀门自动工作出现异常。但是确定的原因还需要精密的调查。”
自动发射装置发现了罗老号火箭第一段所存在的问题随即中止了发射。罗老号火箭利用高压氦气来控制进入发动机的燃料以及液态氧的管道的阀门。综合政府方面发布的解释,本次发射的障碍主要来自于罗老号第一段火箭的高压、超低温液态气体的压力不足,导致阀门无法正常开合。压力不足即表示力量较弱。比如说原本阀门的开合需要10分力量,但是由于力量不够,阀门无法正常开合。而导致压力变小的原因有很多。在向箱体内注入定量燃料时,压力是正常的。但是在三四个小时之后,压力发生下降,不能排除某处燃料泄漏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很可能出现了极其微小的裂缝导致微量气体的流出。
事实上长达25.8米、直径2.9米的火箭内部共装有高压氦气、液态氧以及煤油130吨。但是火箭在俄罗斯制造,被运至韩国之后一直都没有向其内部装入燃料或者液态气体以检测其是否存在缝隙。此前在预演发射时,火箭体是完全空置的,仅仅对于电路进行了检查。国际火箭系统也没有对于装满燃料的火箭进行过检查,因此很难发现十分微小的缝隙。
液态氧的温度在零下100度以下。高压的氦气内部压力达到400个大气压。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液化气体进入空置的火箭内部,就很有可能会发生异常情况。当然,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火箭开发经验,因此很可能掌握相应的技术,能够在液态气体并没有被注入的情况下发现异常情况。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
韩国航空大学张泳根教授表示:“即将发射的火箭由于发现了裂痕而中止发射,这张情况即使在海外也经常发生。如果裂痕很小,那么在修理之后,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可以重新进行发射。”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