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6日 (周三)
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炤燕博士对发射罗老号的期待
상태바
韩国首位宇航员李炤燕博士对发射罗老号的期待
  • 金焕永 记者
  • 上传 2009.07.30 07:5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韩国虽然向宇宙迈出了有力的步伐,但是目前只有一名宇航员。2008年4月,李炤燕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了11天,进行了各种太空科学实验。李炤燕于2008年3月在KAIST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目前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属的Ames研究所参加ISU的夏季学期项目。

-当地对韩国首架航天运载器罗老号有何反应?

“对韩国试图发射火箭的事实本身都表示惊讶。因为记得韩国的贫穷和6·25战争,对于人造卫星超过10颗的事实也感到神奇。”

-请谈谈我国太空产业的现状。

“不错。在俄罗斯接受训练的时候,我听到‘从投资对比成果的方面来看,没有其他国家赶上韩国’的话。韩国正式进入太空领域还不到20年,绝对预算也较少,可是现在韩国的太空产业正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太空产业领域,成为强国的伙伴并不容易。太空领域的强国从二三十年前就形成了国际性的伙伴关系,存在欺生现象。可是NASA方面的人称,如果需要新的参与国,首先想到的国家就是中国和韩国。”

-目前韩国正和俄罗斯进行合作,是吗?

“在太空领域,现在绝对是无法孤军奋战的,两三个国家合作也无法成功,整个地球应该一起来开发太空领域。现在的空间站都是由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等参与国发挥各自负责的作用。有人说‘为什么不与NASA合作’,‘欧洲很努力……’等话,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不仅是俄罗斯,如果放弃其他太空强国中的一个,也难以在太空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建立和改善与俄罗斯、欧洲、美国等所有太空产业强国的合作关系。”

-虽然太空领域关系到国家的荣誉,但是纳税者们也非常关心经济效益。

“有很多人在太空产业领域赚了大钱。大部分人不是为了赚钱而进入太空事业的。我在这里遇到了在太空旅游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想增加哪怕是一个人能够去太空的机会而开始事业’。他们怀着‘如果机会增多的话,我不也能去一次吗’的希望,‘如果想挣钱的话,似乎早就会垮了’。他们称在二三十年里,连周末也熬了无数的夜,潜心事业。在太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副产品很多,有些到现在才被证明了商业效益。”

-我国宇航员的选拔和训练过程如何?

“正处于开发的过程。美国和俄罗斯数十年来从太空领域获得的收获之一就是知道了选拔好宇航员的方法。选拔宇航员,并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本身就是知识财产。我们也只有经历施行误差,才能获得我们独有的选拔、训练模式。各国的选拔、训练过程粗略来看都相似,可是日本是日本、美国是美国,各自的特征不同。”

-请向为发射罗老号而献身的所有人传达加油的讯息。

“我想告诉他们,真正喜欢太空和竭尽全力就足够了。不管是否成功,从发射本身我们就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