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诗是从去年初开始这项“交换活动”的。当时她看到一则新闻称,香港现有的垃圾填埋场将于5年内被填满,藉此机会她产生了投身环保运动的想法。之后为了教育10岁的儿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她开始学习相关知识。通过学习她知道了合成纤维不会腐化,因此造成了土壤污染。而羊毛类的衣物在腐蚀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沼气,因而成为了造成全球变暖的一大元凶。而一系列相关数字令她更加感到毛骨悚然。在英国每年销售衣物215万吨,同时有9000万件衣物被丢弃。在美国每年每人平均丢弃30.8千克衣物。调查结果显示在香港有72%的人曾经丢弃过衣物,另有44%不穿的衣服被存放在衣柜当中。这就是促使她后来在每一个周四都停下其他一切活动,沉浸在“交换”当中的理由。参加活动的人们的首要目的是寻找自己喜欢的衣服。有很多人因为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衣服而惊喜地发出怪叫。
最近参加这项活动的人员又有了一个更加高兴的理由,通过与对于衣服以及时尚的偏好不相同的人们展开对话还能够拓展自身的时尚视野。看到自己主办的活动能够发挥一箭双雕的效果,甚至正在变成“思考的交换”,赵诗感到十分自豪。香港著名的形象设计师克雷尔·爱德华兹也与赵诗持有相同的见解。他从今年5月开始主办环境保护衣物交换活动,对于活动的参加人员他这样说道:“当你面对别人穿过的衣服,能够发现比缺憾更多的美丽的时候,你本身的时尚视野也已经拓宽了。”因此他向10位女性参加者推荐了与她们此前的偏好不相同的衣物,帮助她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另一种美,所有的女性都感激涕零。
环境保护与帮助周围的人,香港的换衣活动正是起源于这样的目的。而现在这项活动已经变成了分享思考进而发现新的自我的一项社会运动。随着市民们的兴趣的大幅度增加,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网站,专门介绍自己个人有效地开展换衣活动的许多秘诀。笔者想到韩国政坛不知道妥协,充满冲突冒失的现状不正像一个人仅仅沉迷在自己的衣物自己的时尚当中一样吗?因此,笔者试图劝说国会,为了国民的利益,请展开一些政策交换活动吧。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