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珍博士工作组测定济州岛、西海白翎岛和江原道香炉峰等韩国全境范围内的风力资源,并(利用这些数据)制作风力资源图。

油价接连上扬,考虑到地球温室效应要节能减排,因而风力发电备受瞩目。寻找一年的风速都在每秒5米以上、风向固定的地方是(风力发电的)关键。物色风力发电机设置场所必须要具备的资料便是风力地图,也相当于“21世纪藏宝图”,它告诉我们从天空中往下掉钱的地方在哪里。
崔英珍博士工作组从2007年就开始了风力地图的测绘工作,利用全国500多处设置的自动气象探测网(AWS)测试出风向、风速等资料,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横、纵坐标轴以10千米为单位,制作了风力地图。然而横纵方向10千米以内的风力情况也是参差不齐。

山腰处风力大、山谷里风力减小等现象统计式探测方式,风力发电先导国德国也没有如此详细的风力地图。
崔英珍研究组到今年年末为止将完成横纵向单位了10米的风力地图,(该风力图)不仅仅收录地表位置的风力,还包括地面以上50米、80米、100米和120米高度的风速数据,即使是同一座山、同一个丘陵,也要探测和标示出确切哪个位置适合设置风力发电机。
将来(风力地图)如果与三小时气象预报技术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刮起暴风或者台风来临时,(根据风力地图)能够事先停止风力发电机的运转,使风力发电机叶片免于受损。如果应用到最近备受关注的“SMART GRID”(智能电网)上,有利于智能电网提高效率性。崔英珍博士说:“风力地图制作技术,对我国风力发电企业进军国外市场会有很大的帮助。”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