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驻韩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兼驻韩中国文化院院长车兆和(53岁)这样回答了关于“中韩端午论战”的问题。“只要存在‘中国的端午节被韩国抢走了’这样的认识,也就无法期待中韩关系向前发展。”在最近由中国文化院和韩中文化友好协会(会长曲欢)联合举办,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支持的“第五届中华缘中文大奖赛”上,我们采访了他。
这位刚在上个月21日上任的新任院长第一个公开日程就是参加江陵的端午祭。他亲眼看到的韩国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是不同的。
“各种咒语以及迎神祭和送神祭,这些风俗在中国都是没有的。他能够申请为世界的文化遗产有他必然的道理。一些只通过道听途说而没有亲自看过现场的中国市民并不能代表中国政府的观点。”
车院长还说:“东方文化是由许多民族和国家一起创造的大家的文化,是需要互相理解、共同发扬的珍贵文化。”当被问到 “普通中国人是如何看待韩国”时,他说明道:“最近中国市民对前总统卢武铉去世表达的深切缅怀就是普通中国人民的感情。”
车院长关于中韩文化交流的现状评价道:“韩国是黑字,中国是赤字。”他认为韩国文化商品几乎是在单方面地进入中国。他还展望道:“中国政府最近正在大力投资开发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文化产品,应该很快就可以达到均衡了。”
车院长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文学系,之后一直在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工作。他分别在菲律宾、美国、以色列、土耳其和南非从事过文化外交事务。
在韩国工作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他说出了自己的抱负:“把中国文化介绍给韩国,同时再把韩国文化介绍给中国,就是我的主要任务。”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