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开始就坐落在韩国西大门街心环岛附近的小餐馆曾一度热闹得仿佛附近公司的职工食堂。因西大门区商业街不发达,所以小餐馆的常客都是手头不宽裕的周边公司职员。这里可以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吃到烤五花肉配烧酒,因此口口相传,店里生意一直非常火爆, 甚至到了扩店的地步。该店于2016年被首尔市指定为首尔未来遗产。
即使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外汇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手头拮据的工薪阶层也时常光顾该酒馆,但新冠疫情却给这个60年老酒馆的生意造成了冲击。店长高某表示,“因新冠疫情期间不能做生意,每月1000万韩元的租金已拖欠了一年多,目前连人工费都负担不起,所以只能关店”。

首尔铜雀区的70年传统中餐厅大盛馆也于去年关门。中餐厅大盛馆由来自中国山东省的华侨在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创办,三代同堂经营。由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于2013年被指定为首尔未来遗产。但由于新冠疫情,公司无法承受租金、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压力,最终倒闭。大盛馆附近的房地产中介表示,“大盛馆周围建筑将进行再开发,将有新的建筑出现”。
摇摇欲坠的个体户:被指定为“未来遗产”的老店中约20%已停业
韩国的个体户正走在崩溃的边缘。在每况愈下的经营环境中,新冠疫情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韩国不断攀升的高物价和不断上涨的利息负担也让这些人苦不堪言。特别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历史、克服重重困难经营下来的被指定为首尔未来遗产的不少“老店”也被迫关门停业,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最近个体营业的经营环境并不乐观。
23日,据《中央日报》以首尔市资料为基础进行的调查显示,自2013年起到去年为止,共指定109个餐厅、商铺等小工商产业为首尔未来遗产。但其中已有23家停业。若算上因经营恶化而难以为继的店铺,面临倒闭的店铺数量或将更多。

据韩国统计厅资料显示,在过去的2020年,创立2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中已有3.7万家企业倒闭,这是自2018年起实施相关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住宿及餐饮业企业有2256家,同样创下统计以来最高值。也就是说,每天大约有6个老店倒闭。目前统计厅的数据仅更新到2020年。据推测,在全面爆发新冠疫情的2021年或去年,倒闭的店铺更多。
倒在时代的洪流下,死在租金的纠纷中
除了因新冠疫情导致的经营困难以外,还有很多地方店铺因跟不上时代潮流而被迫考虑关店或停业。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洗衣店、书店、澡堂等最近客流量开始减少的行业。
除了经营困难和大环境不景气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些地方店铺因租赁纠纷而被迫关店。作为餐车的鼻祖,2015年被指定为首尔未来遗产的永东快餐车在2020年被迫停业。因为营业区内要修建大厦,永东快餐车接到了撤离通知。目前,永东快餐车在京畿华城市实际上是个“碍眼的店铺”。以“老街胡同”闻名的首尔中区“乙支OB Bear”和慕尼黑啤酒屋也因地区开发而放弃了数十年的老店面,搬到了其他地方。

有人指出,随着个体户经营状况持续恶化,连经营数十年的首尔未来遗产也将消失殆尽,有必要采取对策进行保护。因为若个体工商业萎缩,不仅工作岗位会减少,还会导致消费萎缩等经济滞胀。另外,若负债较多的个体户陷入困境,或将成为民众导致负债率上升的导火索。但也反对声音表示,随着经营环境和时代潮流的变化,有些店铺被淘汰是很自然的事。
高丽大学经济系教授姜成镇(音)表示,“个体商户经营规模小,有时甚至赚不到最低工资,但却面临着承担职员工资、原材料和利率等三重压力。政府有必要调整最低工资上调速度,寻找降低利息负担等减轻个体户负担的对策”。
淑明女子大学经营系教授徐镛求表示,“根据市场规则调整个体户营业结构调迫在眉睫,政府应该寻找能够让个体工商户软着陆的方案。对于想放弃自营店铺却无法放弃的人,可为其提供其他工作岗位等退路。对于有意继续从事店铺经营的人,可通过转行或加强培训等强化店铺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