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调查,最近10年间,韩国贸易品种中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商品减少,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的商品(竞争劣势)增加。特别是,有人担心韩国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亮起了警告灯。
这是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简称全经联)对从2013年开始到去年为止出口品种的贸易优势指数(TSI)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贸易优势指数是将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的相对优势用数值来呈现。以0为基准,出口竞争力高则用正(+)来表示,竟争力低则用负(-)来表示。以2013年为准,出口竞争力优势品种的比例从33%减少到去年的30.7%。相反,同一时期出口竞争力处于劣势的商品从67%增加至69.3%。
与中国的贸易情况正在恶化。在对华贸易中,出口处于劣势的商品在2013年为66.2%,去年则增加到了77.5%。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
经查明,2009年8月,彼得伙同他人,在香港注册成立名为“Joint Development Institute”(简称JDI)的机构,在境内以“中国维权紧急援助组”的名义活动,未履行任何注册备案程序,资金入境和活动完全脱离正常监管。该组织长期接受某外国非政府组织等7家境外机构的巨额资助,在中国建立10余个所谓“法律援助站”,资助和培训无照“律师”、少数访民,利用他们搜集我国各类负面情况,加以歪曲、扩大甚至凭空捏造,向境外提供所谓“中国人权报告”。同时,该组织通过被培训的人员,插手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案事件,蓄意激化一些原本并不严重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