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国总统拜登20日突然访问战争中的乌克兰首都基辅。
此举令全世界大为震惊。美国总统访问美军没有参与的战场,是极其不寻常的举动。拜登19日凌晨4点从白宫出发,在波兰边境坐上火车,经过10个小时的车程,于20日上午8点到达基辅,并在当地停留到下午2点。
2. 拜登释放的信息很明确。
“乌克兰仍在,民主主义仍存。美国将与乌克兰站在一起,世界也将站在这里。”
人们曾预测乌克兰会在战争中失败,但目前乌克兰仍在坚定地坚持,这是民主阵营对独裁国家(俄罗斯)威胁的胜利。美国和全世界民主阵营将共同守护乌克兰的民主主义直至最后...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3. 拜登释放的信息包含多层意思。
首先是对乌克兰民众形成宽慰,其次是对普京的春季大攻势发出警告,同时令欧洲同盟国放宽心,并向全世界发出强化阵营对立的信号。
4. 令人切实意识到,美国是当今唯一的霸权国家。
拜登将全世界分为民主阵营和独裁阵营,并在全球范围进行阵营结构重组。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包围中国的战略,但在俄罗斯发动战争后演化成封锁中俄的同盟。这一包围网已经跨越太平洋(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洋(印度、以色列),成为把大西洋(北约)也囊括在内、环绕整个欧亚大陆的超大型包围圈。
5. 拜登的突然访问本身就是最强烈的信号。
顶着美国国会(共和党)对不计代价支援乌克兰的反对、不顾现实主义者主张尽快进行休战谈判的呼吁、冒着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危险,拜登选择在响着空袭警报的基辅市内阔步前行,并向纪念牺牲士兵的“记忆之墙”献花。
6. 这并不完全是别人的事。
韩国曾是冷战的最前线,如今也处于新冷战的最前线。同盟于我们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