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2月13日,韩美日三国一致针对此次中国侦察气球事件发声。另一方面,美国针对去年11月朝鲜试射“火星-17”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发起的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声明因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对已经实际上宣告搁浅。
当天三方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外交副部长会议,在会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三国就中国侦察气球一事批判称,“侵犯主权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美国副国务卿谢尔曼表示,“美国为保护本国国民和军事区域,明确有击落气球的权力”,“美国的侦察气球从未进入过中国领空”,针对中国外交部在同一天主张的“去年美方高空气球十余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作出了反驳。
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赵贤东表示,“不能容忍对领土主权的任何侵犯”,“作为美国的同盟,信任美国正式发布的消息”。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森健良也强调,“主权不容侵犯,美国的应对也合法”。
谢尔曼表示,“韩美日三国之间的关系日益增强”,“我们的同盟关系坚如铁桶,我们的友谊对于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安全都非常重要”。她还谈到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韩国有必要参与美日外交和产业部长共同参加的经济政策协商委员会(EPCC)和四方安全对话(QUAD,美日澳印四国参与的安全协商机制)的情况,表示“新格局已然敞开大门”。
相对应的,朝、中、俄三方的关系也在迅速得到强化。据美国之音(VOA)报道,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发言人14日被问及在联合国安理会推进谴责朝鲜试射“火星-17”型的主席声明的进度时,回答称“在实务磋商过程中,因为两个理事国拒绝参与,目前难以取得进展(could not move forward)”。发言人虽未直接点名两个国家,但矛头明显指向中国和俄罗斯。
也就是说,中俄两国在去年5月的安理会上历史首次投票否决针对朝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对朝制裁决议案后,此番再次阻止了安理会通过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力度更低的主席声明。
另一方面,赵贤东和森健良当天进行了2小时30分钟左右的双边会谈,围绕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强制征用劳工赔偿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旨在缩小最后分歧的协商。赵贤东在会谈后表示,“双方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协商”。对此,有看法猜测,美国为强化三国合作,可能和2015年斡旋韩日签订慰安妇协议时一样,在韩日中间扮演了某种角色。
韩国外交部发言人任洙奭在当天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外交部长朴振计划本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如果日本外相也前往参会,双方应该会自然而然地举行会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