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将此次事件当作重新确立中立性和正确性的转机

韩国监查院正在加速调查上届政府的统计造假嫌疑。监查院认为,在编制收入、雇佣、房价等主要统计资料的过程中,青瓦台等部门或曾出于政治意图介入其中。继对上届政府时期负责统计编制工作的韩国前统计厅长黄秀庆和姜信昱展开调查之后,监查院还在考虑传唤调查前青瓦台经济首席秘书官洪长杓。
截至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统计造假嫌疑。首先是与收入统计相关,文在寅政府在2017年上台后,高喊“收入主导型经济增长”,大幅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但是2018年第一季度收入处于下游20%的群体的收入反而大幅减少。韩国统计厅公布包含上述内容的家庭动向调查结果后,黄秀庆厅长被撤职,由姜信昱接任其职务。此后,统计厅扩大样本家庭数量等,改变了调查方式。
其次是与雇佣统计相关。韩国统计厅曾公布称,以2019年8月为基准,非正式职工人数较一年前增加了87万人。这一调查结果否定了文在寅政府推行的“非正式职工清零”政策的效果。对此,时任统计厅长姜信昱强辩称,“因为调查方式发生了改变,所以不能与过去进行比较”。这样的解释是否妥当、当时青瓦台等是否进行介入其中是关键。最后是与房价统计相关,文在寅政府期间,韩国房地产院公布的房价上涨率数据和房地产市场感受到的房价上涨率存在较大差距。争议的部分在于,究竟是因调查方法存在局限性而引起的“统计错觉”、还是出于政治意图歪曲数据的“统计造假”。
韩国监查院应该彻查统计造假嫌疑,弄清真相。韩国统计厅公务员工会表示,“以前的政府也曾改变样本等,调整统计调查方式”,“将其视为造假,是有问题的”。当然,为了提高统计的准确性,调整调查方式是常有的事情。但是,若曾出于企图将收入主导型经济增长正当化的政治目的介入其中,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统计造假如若属实,就应该从“紊乱国纪”的观点出发,严惩涉事责任人,并制定相关对策,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希望韩国政界保持克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政治斗争,冷静地关注监查院的调查结果。监查院也应该注意,不要像在野党主张的那样将调查弄成“政治监察”或“媒体炒作”。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借此次事件进一步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准确而客观的统计是政府运营国政的基础,若统计数据不真实,以此为基础而制定的政府政策也必然会出现偏差,而其损失将全部由国民来承担。正确的统计数据也是研究人员分析现实情况并提出相关对策的必要条件。希望包括统计厅在内的统计编制相关机构将视线集中于政策需求者的国民身上,保持政治中立性,使此次事件能够转祸为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