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和自然灾害(干旱、洪水等)影响遭遇粮食危机的朝鲜开始通过官方媒体聚焦家畜饲料用谷物,强调解决粮食问题。

《劳动新闻》18日在标题为《科学畜产也要先解决品种问题》的文章中写道,“培育符合我国实情的优良家畜品种,是科学发展畜牧业的决定性环节,也是畜产科学部门需要优先解决的核心课题”。
报道中强调,“应当倾注力量培育出食量小、成长速度快、繁殖率高且不易得病的家畜品种”,“尤其需要消费谷物少、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成效的品种”。
对此,有分析认为朝鲜当局是在要求民众减少饲养需要摄取谷物的牲畜。韩国原州汉拿大学教授郑大镇(音)表示,“在地方单位不能充分配给家畜用饲料的情况下,朝鲜似乎打算要求各地减少家畜的谷物消费”,“从中可以看出朝鲜粮食短缺问题的严重性”。
另外,有预测认为朝鲜今年会出现121万吨的粮食短缺。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经济研究所当地时间9月15日更新《国际粮食安全评估2022-32(International Food Security Assessment 2022-32)》报告,作出如此预测。此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曾预测朝鲜今年的粮食缺口约为86万吨,相当于两三个月的消耗量,如今的情况似乎更加严重。

美国农业部在报告中估计今年朝鲜将有1780万人短缺粮食,占朝鲜2600万人口总数的68.6%,这比去年的63.1%增加5.5个百分点。研究所预测的粮食缺口规模也达到121万吨,比去年的104万吨增加17万吨。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朝鲜的粮食状况将比国务委员长金正恩亲口提到“人民的粮食状况越来越紧张”的去年更为艰难。
报告中分析称,这是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和全球供应链问题恶化等带来的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韩专家们认为,朝鲜因春季干旱和新冠肺炎封锁措施导致错过了插秧等粮食耕种季节。再加上继今年6月经历具有潮湿、微寒的气候特征、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的“大麦梅雨”后,8月到9月台风连续登陆等带来洪水灾害,这都可以视为导致粮食短缺问题浮出水面的因素。
韩国IBK经济研究所朝鲜经济组研究委员郑有硕(音)表示,“除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之外,俄乌战争和供应链问题引起的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也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对朝鲜的粮食状况造成了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