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延续互惠关系

今天是韩国与中国建交30周年的日子。曾在6·25朝鲜战争中持枪相向的两个国家克服体制和理念的差异,在上世纪90年代初响应摆脱冷战的世界历史潮流,作出建交决定。建交后两国政府间关系获得飞速发展,并在人员交流和经贸合作方面取得耀眼的成果。两国贸易额从建交时的64亿美元增加到去年的3015亿美元,增长47倍。过去30年的中韩关系是一种互惠的关系。在中国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中,建交初期韩国的技术、投资以及直间接向中国传授的高速发展经验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韩国能够持续发展并最终迈入发达国家门槛,也离不开建交后韩国更容易进入的中国市场。
但现在的中韩关系出现了与过去30年完全不同的新局面。2016年围绕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萨德,THAAD)系统的矛盾还未解决,中美霸权竞争的冲击波便再度袭来,动摇了中韩关系。今年5月韩国对华贸易史上首次出现逆差之后,这一局面已持续四个月,显示了中韩关系正在发生质的变化。韩国各种舆论调查结果体现出的反中情绪已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几乎可以说,在政府、民间、经济、文化等几乎所有领域,中韩关系都处于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转型时期。这也意味着,如果继续沿用两国在过去30年间建立的相互认识、互动习惯和相处模式,就无法面向未来的理想中韩关系。
在设定符合新形势和新变化的双边关系模式时,需要尊重和而不同的基本原则。和而不同指双方在保持和谐、和睦关系的同时保持独特性,不要求被某一方同化。毋庸置疑,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这种关系的基础。从和而不同的观点出发,两国应当采取的相处姿态将变得非常明显。最近中国外交部长提出“五个应当”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教育韩国,或者用“为此承担后果”等高压态度强迫韩国作出特定方向的选择,便违反了和而不同的内涵。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韩国政府做出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命运。韩国政府在作出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包括中韩关系在内的所有要素,应在坚持普遍价值的前提下,向中国说明清楚韩方的立场,为防止中韩关系受损作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困难局势下迎来的中韩建交30周年变成打开和而不同的双边未来关系的转折点。

以上有问题吗?那个地方体现居高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