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增加应对灾难的安全基础设施投资

包括首尔在内的韩国中部地区出现115年未见的突袭性局部地区暴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频出,上下班混乱也接连不断。受韩半岛气候变化影响,暴雨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尤为重要。韩政府应该将气候灾难时代下频繁出现的极端气象假设为“新常态”,全面检查灾难应对方案和体系,应该增加应对灾难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其作为未雨绸缪的契机,而不是采取雨一停就马上忘记的临时补救措施。
此次暴雨超乎想象,可谓经常所说的的气候异变。本月8日晚9时许,首尔铜雀区一带出现了突击性暴雨,1个小时内降雨量达141毫米(累计417毫米)。此前,韩半岛在夏季雨季一个月内累计降水量达350毫米左右。但是,在短短四五天里降雨量达600到700毫米,任谁看都会觉得不正常。
然而,据韩国气象专家预测,由于气候危机,这种非正常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损害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不应该责怪上天,韩政府应该以这种极端气象为前提重新设计自然灾害应对体系。
此次,首都首尔江南中心地被水淹成大海。由于首尔地形属丘陵地带,瞬间倾泻的雨水便流向了江南站或大峙站十字路口等10米以上的低洼地带。首尔市从2015年开始投入1.4万亿韩元,执行了“江南站等33个易浸水地区的综合排水改善对策”,但面对此次险情依旧无能为力。由于要综合考虑降雨频率和预算效率,因此即使不能无限扩大排水管大小,但也要把极端的气象当作常数,制定防洪对策。若只顾着谈论预算,消极应对,就会反复经历水灾痛苦。
像2011年首尔牛眠山山体滑坡事件一样,频繁发生的突发性局部地区暴雨的受害死角地带遍布全国各地。最重要的是,由于盲目的开发政策,人为导致的危险因素增加,这才是问题的严重之处。例如,文在寅政府时期,因盲目普及太阳能供应,肆意削减全国的山坡,从而增加了山体滑坡的危险。像京畿道城南市柏岘洞的护墙高度达50米的公寓,行政当局的特惠性无序开发导致灾难危险增加的事例也很多。
完美阻止自然灾难并不非说的那般容易。在安全方面上事先进行投资算是可行性对策。但是,随着收入两极化加剧,福利预算支出在短期内急剧膨胀,由此导致疏忽安全方面的投资,这一现实令人担忧。特别是,越是地方自治团体,越要增加善心性预算支出,应该尽快纠正减少对安全方面的预算分配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