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锡悦总统29日到30日出席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此次会议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最大原因是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
一直以来公认的传统中立国家成为西方军事同盟北约一员,这一“历史性”事件对韩国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对于尹锡悦政府来说,这意味着“走钢丝外交”的立足空间变小了,对华风险的管理变得更加重要。


就在去年还无法想象瑞典和芬兰会加入北约。本月28日(当地时间),一直反对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土耳其撤回了行使否决权的立场,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参与下,经过3个小时的首脑协商后,决定让两国加入北约。
土耳其一直将瑞典支持本国分裂独立势力库尔德斯坦工人党(PKK)等视为问题。但是当天瑞典签署了包括修改本国法律、允许将PKK组织成员遣送回土耳其等内容的谅解备忘录。此举是为了推翻长期维持的军事不同盟和中立的立场,加入北约而做出的国家层面的让步。至此,瑞典撤回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期间一直保持的中立路线。芬兰也放弃了在与其边境接壤的俄罗斯和西方之间的军事中立,还有两国紧密的经济合作关系。
纽约时报(NYT)当天评价称,“两国的加入将成为近几十年来最重大的北约扩张”。美国总统拜登29日在北约峰会上强调,将在欧洲地区加强美军的战斗力,守护盟国,这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美国决定在英国追加部署2个大队F-35隐形战斗机,把驻扎在西班牙的驱逐舰从4艘增加到6艘,增强德国和意大利的防空体系,并加强驻扎波兰和罗马尼亚的地面部队。欧洲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后,俄罗斯明确表示将采取武力应对。
普京的做法导致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强“反权威主义联盟”。一直袒护俄罗斯的中国也列入在内的权威主义阵营正在与自由主义世界形成明确的竞争格局。
这也意味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灰色地带”将消失。尹锡悦政府也放弃了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夹缝生存的“走钢丝外交”,将重心进一步转向了韩美同盟,但此举将导致对华外交的风险增大。
中国已经通过声明和环球时报等官方媒体,表现出警戒心和危机感。这可以理解为中国感知到了地缘政治的变化,并表现得非常敏感。出于同一原因,朝中社29日也发布报道称,“韩国当局……通过握住北约的黑手……这将会遭受长期的安保隐患后遗症”。因此有人指出,随着阵营化格局越来越明确,树立基于原则的立场并谨慎地管理信息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