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进行内部革新则会丧失存在的意义

高级公职人员犯罪调查处(简称公调处)即将迎来成立一周年,但仍然没有站稳脚跟。当初说是独立的调查机关,但目前公调处与设立宗旨背道而驰,因有违政治中立备受诟病。近日,公调处针对众多媒体人士和在野党政治人士通信记录进行查询的事实被曝光后,引发了非法监视民间人士和侵犯人权的争议,现在公调处正处于四面楚歌,站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
公调处一年以来的成绩可谓是寥寥无几。在过去一年里公调处着手调查的24件案件中,正式收尾的只有1件。涉嫌非法特别聘用的首尔教育监曺喜昖事件是公调处的“1号案件”。但检方在12月24日起诉曺喜昖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反驳了公调处的逻辑,公调处调查能力不足的真面目已被公诸于世。
公调处处长金镇煜今年1月上任时,标榜公调处为受国民信赖并尊重人权的调查机构。但公调处不仅对媒体、律师、市民组织,还对在野党院内代表和总统选举委员会主要人士的通信记录进行了大批查询,这一事实被曝光后,引发了轩然大波。因公调处私自调查曾经批评公调处的记者和其家属等100多名民间人士的通信记录,很多人在批判这是侵犯表达自由和人权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按照公调处的要求随意发放拘捕令的法院也难免其责。
公调处的政治中立性问题也成为了热议话题。公调处曾不顾有违政治中立的争议,对国民之力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涉嫌指使起诉的案件等4起案件进行了地中调查,但尚未发现任何线索。特别是在“指使起诉案”的调查过程在,公调处针对嫌疑人孙準晟检察官申请了1次逮捕令和2次拘捕令,但都被驳回而打掉了面子。亲执政党派的公调处次长吕运国曾说道,“我们公调处其实是业余的”,这听起来好像是在坦白公调处的无能。
公调处在调查首尔高级检察院检察长李盛润相关嫌疑的过程中,因派遣公调处处长的公用车而被指责在做“皇帝调查”。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将大田地方检察厅副部长检察官李圭原涉嫌捏造并外泄“尹重千、朴宽千(音)面谈报告”事件移交于公调处。而公调处调查了9个月后,再次把这一事件返回给检察机关,被批在做重复调查纯属浪费时间。
最近,拥有执政党党籍的法务部部长朴范界也对公调处表示不满。朴部长前天在节目中表示,“我觉得公调处没有充分满足国民的期望和期待,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公调处感到失望”。
现在的公调处没有调查能力、没有成果,已成为“空手处”。不仅如此,公调处既不能保持政治中立,也不能保护人权,只会引发民间人士非法监视争议,甚至被讥讽为“恐怖处”。如果没有全面的革新和脱胎换骨的变化,公调处迟早会丧失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