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6日上午举行视频领导人会谈。虽然是视频会谈,但仍是拜登总统就任后美中领导人举行的第一次正式会谈。不过,尽管一般来说在首脑会谈前期都会通过双方协调就会谈达成一定协议,白宫方面却表示,此次并不期待在这次会谈中达成具体协议。
白宫11月12日(当地时间)正式宣布,拜登总统将于本月15日晚(当地时间,韩国时间为16日上午)与习主席举行视频领导人会谈。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例行发布会上说,“两位领导人将围绕负责任地把美中竞争限制在可控范围,以及在双方利益一致的问题上开展合作的方案”。
白宫发言人普萨基表示,“拜登总统将明确阐述美国的意图和优先关切,并明确传达对中国的担忧”。她把中美关系定义为“激烈的竞争”,称在这种关系下,双方免不了会进行“激烈的外交”,介绍了这次领导人会谈的背景。但她明确表示,这次会谈“不会设定获得重大成果或产出等具体目标”。
通常情况下,领导人会谈结束后都会通过联合公报等形式发表会谈中达成的协议,但有预告显示,这次美中领导人会谈不会如此。多名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对《纽约时报》(NYT)透露,这次会谈不期待美中能够具体达成协议。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一位高层官员透露,拜登将在会谈中明确告诉中方,美国欢迎与中国进行激烈竞争,但不希望双方发生冲突,并预测领导人会谈后双方不太可能发布多项成果或协议目录。
该官员表示,“这就是说,美国不追求谈成具体产出或结果”,“拜登总统将会在会谈中不断强调,美国希望与中国竞争时,习主席和中国能够遵守通行的规则”。
分析认为,在美中尖锐冲突的局势下,双方很难在第一次领导人会谈中就围绕庞大的主题达成协议,因此两国这次会谈的主要目的可能是通过持续的“领导人会谈”来控制双方的矛盾程度。
NYT报道称,拜登总统将会向中方表示,美国虽已做好与中国竞争的准备,但仍不想与中国发生公开的矛盾,并有很大意愿在两国利益一致的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
NYT援引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核不扩散和气候变化都是美中有较大合作空间的领域。中国强化核武力量和伊朗、朝鲜的无核化问题可能会成为双方的谈判主题。
美中贸易战的解决方案预计也将成为这场会谈的一大议程。去年1月,美国前任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签订第一次贸易协议后,中国曾承诺加购2000亿美元的农产品等美国商品,截止期限为今年年末。随着期限将至,预计拜登总统将不可避免地提起此事。
预计特朗普政府针对价值35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的措施不会通过这次会谈得到撤回。主流观测认为,北京将会向会谈中要求取消高关税,华盛顿则不会答应。美国工商会的官员对NYT表示,“两国能够做出紧张缓和的样子,就足以算作会谈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