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周三)
韩拟转换防疫机制为 “与新冠共存” ,管理重心将从控制新增向减少死亡人数转移
상태바
韩拟转换防疫机制为 “与新冠共存” ,管理重心将从控制新增向减少死亡人数转移
  • 李埃斯特 黄琇涓 李佑林 记者
  • 上传 2021.10.14 16:03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10月13日,韩国成立新冠肺炎疫情恢复日常支持委员会,专门负责讨论制定“与新冠共存”分阶段恢复日常的防疫机制转型方案。图为当天在首尔中区德寿宫石墙路,吃完午饭的上班族正三五成群地返回办公室。【照片来源:NEWS1】
10月13日,韩国成立新冠肺炎疫情恢复日常支持委员会,专门负责讨论制定“与新冠共存”分阶段恢复日常的防疫机制转型方案。图为当天在首尔中区德寿宫石墙路,吃完午饭的上班族正三五成群地返回办公室。【照片来源:NEWS1】

韩国下月有望从当前保持社会距离的防疫机制转型为“与新冠共存(分阶段恢复日常)”的全新防疫模式,防疫重点也将由目前的控制新增确诊人数向最大程度降低死亡人数转移。此外,政府还将从防疫风险较低的领域开始,以完成疫苗接种者为中心逐渐放宽防疫限制措施。

10月13日,韩国政府举行民官联合新冠肺炎疫情恢复日常支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布“将尽力在10月底之前制定出分阶段恢复日常的时间表”。

韩国政府表示,“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持续给个体商户造成的损失日渐严重、导致社会两极分化问题不断恶化,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我们需要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因此成立民官联合支持委员会,通过收集经济、社会支持以及防疫、医疗专家等各领域政策顾问和民众的意见,制定分阶段恢复日常的方案”。委员会由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与梨花女子大学环境科学部特聘教授崔在天担任委员长,由8个中央行政单位首长和民间人士共同参与,共有40名委员。
 
当日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了恢复日常支持委员会的运转方案和分阶段恢复日常机制的大方向。委员会表示,“在较高接种完成率的基础上,参考英国、以色列、德国、葡萄牙等先行推进恢复日常模式的外国事例,制定了分阶段渐进、包容型、与国民一起推动恢复日常这三个基本方向”。

防疫机制转型的前提是疫苗接种完成率达到一定数值。截至当日0点,韩国的接种完成率为60.8%,根据中央防疫对策本部的预测,到10月最后一周,韩国将有全体人口的70%、18岁以上成年人口的90%完成预防接种。政府计划在接种完成率达到70%两周后,从11月初开始根据疫苗接种率、医疗系统治疗重症患者的能力和疫情扩散情况等条件,分阶段恢复日常。

根据政府正考虑制定的防疫机制转型方案,现行保持社会距离的防疫模式预计将在10月底消失。政府计划以完成接种的人员为中心,从防疫风险较低的设施开始,陆续放宽防疫限制措施。届时预计针对人数、使用时间等的限制将大幅放宽,但室内戴口罩等基本防疫守则还需继续遵守。政府正考虑发布相当于接种证明的“疫苗通行证”。当日共同民主党在国会召开“与新冠共存工作小组(TF)”第三次会议,建议将允许餐厅、咖啡厅营业的时间从晚上10点之前放宽到深夜12点,同时引进“限时段疫苗通行证”制度,规定这一时段只能接待完成疫苗接种的客人。

今年8月美国纽约曼哈顿韩国城美食街门口张贴着“今后出入时需出示疫苗接种证明”的告示。【李光祖(音) 记者】
今年8月美国纽约曼哈顿韩国城美食街门口张贴着“今后出入时需出示疫苗接种证明”的告示。【李光祖(音) 记者】

疫苗通行证制度实施后,未接种人员须随身携带新冠肺炎检测阴性报告。政府考虑实施这一制度,是想冒着被指责歧视的风险,引导550万未接种人员接种疫苗。高丽大学医学院感染内科教授金宇柱表示,“现在的未接种人员大多都是因为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拒绝接种的强硬人群,他们不接种疫苗是因为频繁的副作用病例报告和补偿不到位等,政府不能用这种赶鸭子上架的方式迫使他们接种疫苗”。金教授指出,“应该首先增进围绕副作用病例的沟通,给予充分的补偿”。

“轻症患者居家治疗”

医疗系统的能力是恢复日常的核心前提之一。即使接种过疫苗,也不能100%预防感染,但接种可以显著降低发展成重症或死亡的概率。在早早开始接种工作并提前进入恢复日常阶段的其他发达国家,都曾发生过放开防疫措施后确诊人数激增的情况,届时政府将无力像现在一样把所有确诊患者收入生活治疗中心或专门接诊的医院治疗。因此,政府计划分阶段改变当前的防疫医疗体系,医院主要负责治疗重症患者,普通程度的确诊患者可以留在家中居家治疗。当前首尔市和京畿道等首都城市圈的广域自治政府已经开始部分实行类似措施。未来政府还需要构建一套能够实时查看各市郡区居家治疗患者状态、出现应急情况时可以紧急移送和治疗的系统。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进入分阶段恢复日常模式后,现在的医疗系统将无力承担确诊人数暴涨的后果。

李埃斯特 黄琇涓 李佑林 记者
译 | 宋无忧 校 | 李霖 责编 | 刘尚哲 查看其它新闻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相关报道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