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集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而被迫暂停执行任务并集体回国的韩国清海部队第34期官兵中进一步出现更多确诊病例。据韩国国防部7月21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对前一天回国的301名官兵重新进行全面PCR检测的结果显示,共有270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确诊人数比之前从派驻地出发时公布的247人增加了23人。在第一轮检测中,共有266人的样本呈阳性,在接受第二轮检测的12人中,另有4人的结果呈阳性,最后仅31人免于感染。
军方内外有不少人指出,清海部队89.7%的官兵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不仅是军方当局无能、无知、无计划等“三无”作风的体现,更是令人震惊的“人祸”。国防部解释称,清海部队第34期从镇海基地出发的时间是今年2月8日,而部队3月份才启动疫苗接种工作,因此被排除在疫苗接种对象之外乃是无奈之举。但国民之力党议员李埰益揭露称,在国防部制定的“军方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基本计划”中,医疗兵最优先,其次是必要作战部队,清海部队根本不在优先接种的名单。
韩国防部曾于今年2~3月先后两次与疾病管理厅商讨为海外派兵部队接种疫苗的问题,讨论为海外派兵部队以及长期驻外人员进行接种的综合操作方针。据称,疾病厅在商讨过程中表示,由于当前疫苗供应短缺,只能优先保障国内接种。李埰益议员指出,“如果在当地无法进行接种,哪怕推迟出国时间,也应该先为外派官兵进行预防接种”。
更严重的问题是,军方当局在清海部队出发后也没有积极为其安排疫苗接种。阿克(Akh)部队(驻阿联酋)和韩光部队(驻南苏丹)等其他韩国派驻海外的部队分别在驻在国和联合国的协助下于当地完成了疫苗接种。对此,韩国国防部表示,“清海部队隶属于多国部队,主要停靠的国家不允许给外国军队接种疫苗”。然而,领导多国部队的美国去年12月就开始为驻韩美军的官兵接种疫苗,在驻韩美军服役的韩国兵士乃至韩籍雇员也都被纳入了接种对象。
报告不及时也是引发这一后果的重大原因。据《中央日报》采访调查的结果显示,国防部在清海部队发现2名官兵在当地PCR检测中呈阳性两天后,于本月14日凌晨接到相关报告。但根据联合参谋本部向国会提交的资料,清海部队7月2日就已发现有1人出现感冒症状,接着在5日增加到18人、9日增加到78人、10日增加到95人。在这种情况下,清海部队7月10日向联合参谋本部报告了相关情况,11日感冒症状患者增加到105人,而联合参谋本部直到7月12日才意识到情况的严峻性。此后联合参谋本部却没有立刻向国防部汇报情况,导致国防部部长在清海部队出现第一例感冒症状患者两周后才接到相关报告。军方相关人士指出,“联合参谋本部作为海外派兵部队的上级,在清海部队出现异常情况后拖延十天未向国防部报告,这种情况简直非常罕见”。
国民之力党议员河泰庆从清海部队一名士兵的父亲口中得知,部队中没有配备任何用于新冠肺炎救治的吸氧机和医药用品,只有一条“发烧达到39~40摄氏度时可服用两粒泰诺林”的指示。联合参谋本部违反国防部的指导方针,用800个准确度不高的快速抗体检测试剂盒取代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发送给清海部队,也被指为导致误判的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