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6月28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表示“相信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精神指引下,无论前进道路上还需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中俄两国都将继续凝心聚力、笃定前行”。
据新华社当日报道,习主席在会晤中指出“在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发展遭遇多重危机背景下,中俄密切合作,为国际社会注入了正能量,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普京总统表示“两国关系发展到了历史最好时期,两国的合作将成为21世纪政府间合作的榜样”,“20年前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决定了当前的两国关系”。两位领导人当日发布共同声明,正式宣布延长7月16日缔结届满20周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这是5月19日中国引进俄罗斯技术修建的核电站举行动工仪式后,两国领导人时隔40天再次举行视频会晤。而且,中俄领导人这次会晤距离美国总统拜登6月16日和普京总统举行上台后第一次美俄领导人会谈仅过了两周时间。
当时美俄在瑞士日内瓦举行领导人会谈后,拜登总统曾表示“俄罗斯的处境极为困难,受到了中国压制”,意图拉拢过去的敌人(俄罗斯)共同对付新的敌人(中国),实施“以夷制夷”的战略。
不过,中国通过延长两国友好合作条约破解了美国的意图。而且,中国还特地将中俄领导人会晤日期选在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纪念日(7月1日)到来的三天前。
当日中俄领导人决定延长的条约由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2001年7月16日访问莫斯科时与普京总统签署。其中有条款规定,条约期限为20年,如果双方均未在期满1年前要求停止条约效力,则自动延长五年。
尤其是,条约的第九条规定当缔约一方认为自己受到第三国威胁时,双方将立刻进行接触和磋商。因此,虽然两国声称这一条约不具备同盟条约的性质,却仍被外交专家们视为“准同盟”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