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在寅总统已经于5月19日赴美国与拜登总统举行第一次首脑会谈。鉴于韩国政府将“新冠肺炎疫苗外交成果”视为这次会谈的最重要事项,预计在两位首脑在会谈后发布的共同声明中也将写入两国在印太地区开展疫苗生产、供应等相关合作的方案。韩国国内舆论普遍关注此番文总统能够从美国获得多少疫苗供应,但外交界普遍预测,双方不太可能在共同声明中写入如此详细的内容。因为疫苗本质上属于民间事务,而且如此详细的表述也不符合共同声明常用的语言风格。
一位外交消息人士称,“如果美国单方面给予疫苗,而韩国只是接受,那就称不上双方合作”,“领导人谈的一半是大框架合作,声明中应该只会提到双方为在更大范围和多方框架内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展开合作等内容”。也就是说,两国将超越双边层面,从印太地区和全球层面着眼,对两国能够以先驱国身份开展合作的框架做出定义,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向韩国提供疫苗援助的方案。
实际上,美国白宫国家安全理事会(NSC)印太协调官科特·坎贝尔5月18日接受采访时曾就“疫苗互换方案”表示,“两国领导人将会围绕美国向韩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支持的方案进行协商”,“将会讨论扩大疫苗生产和两国在多方框架下合作的方案”。当被问及是否有意把韩国打造成美国向亚洲地区供应疫苗的枢纽时,他表示,“我们正大范围寻找可以生产并向全世界供应疫苗的伙伴”,“美国和韩国都是主要的疫苗生产国,应合作强化全球的疫苗供应”。
这番话表明美国有意与韩国进行疫苗合作,但同时提出了在多边框架下合作以及向全球供应疫苗的原则。也就是说,美国不会单方面向韩国提供疫苗援助,而会从应对中俄疫苗外交战的层面,从搭建全球疫苗供应网的层面出发,发挥韩美同盟的作用。
拜登的这一态度已经从此前举行的四国机制(QUAD,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首脑会谈和美日首脑会谈发布的共同声明中表现出来。今年3月发布的四国机制领导人共同声明《QUAD精神》中提到,“我们将为生产安全有效的疫苗加强合作,增加印度太平洋地区国家公平获得疫苗的机会”。上月美日首脑会谈后发布的《美日新型提升竞争力与韧性的伙伴关系说明书》中提到,“美日将结成合作伙伴,共同促进印度太平洋地区从新冠肺炎疫情中恢复”,“并将为长期构建全球卫生安全体系扩大伙伴关系”。
因此有观测认为,此番文总统与拜登总统如果能在提高印太地区疫苗接种率和安全疫苗普及率的前提下就两国合作提升疫苗生产能力和疫苗效果达成协议,韩国很可能会如愿以偿成为疫苗生产的枢纽。
5月19日,美国国务院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与卫生安全协调官盖尔·史密斯在一场发布会上不断被问到拜登政府打算对外援助的8000万剂疫苗“计划援助给哪个国家”。他对此回答说,“目前还未作出最后决定”,“相当一部分将通过COVAX项目提供给困难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