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周六)
不应仅仅为了降低成本而在中国进行投资
상태바
不应仅仅为了降低成本而在中国进行投资
  • 张世政 驻北京记者
  • 上传 2009.02.16 08:21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危机同时也代表着机会。在世界经济危机当中,拯救眼前的经济形势固然重要,但是中国更是在利用这次危机进行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兼中国国际商会会长万季飞(61岁,照片)在回复《中央日报》的邮件当中这样强调。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而万季飞不仅是中国“贸易界的教父”更是改革开放一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前任中国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先生的大儿子,万里先生曾经帮助邓小平进行农村体制的改革。他在促进中韩贸易交流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上个月月初,韩国总统李明博向他颁发了“银塔产业勋章”。这是1992年8月韩中两国建交以来,首位中国人获得韩国政府颁发的勋章。以下是对万季飞先生的采访记录。

- 由于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韩中两国贸易的增长势头正在放缓。根据韩中两国首脑会晤所达成的目标,争取到2012年实现双边贸易总额2000亿美元,您对此仍然表示乐观吗?

“2007年中韩两国的贸易总额为1599亿美元,而根据中方的统计结果,去年1月到10月,两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1623亿美元,超过了2007年全年的总量。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互补性很强,因此即使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在未来贸易额仍然有望实现增长。”

- 为了能够扩大贸易额,中国方面有很多人希望能够早日与韩国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您怎么看呢?

“为了能够保持贸易均衡,并且创造条件促进双方加大投资,我们应该尽可能早的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这样一来,双方的投资合作的水平就能够取得提高,也可以保证贸易交易的便利性。”

-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全新的经济政策,韩国企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

“一部分韩国企业非正常退出中国市场虽然只是个别的问题,但是类似的事件为韩国企业敲响了警钟。虽然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但是同时市场竞争正在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企业仅仅因为想减少成本而在中国进行投资是不行的。在投资之前,企业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今后又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发展。”

- 中国经济可以成功度过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吗?

“由于全球性的危机,中国产品的出口量大幅度下滑。但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应对危机的实力大大增强,已经完全可以经受住恶劣的外部经济形势的考验。这次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完全可以应对并且控制好负面影响。”

- 具体地说,中国有什么对策吗?

“中国政府认为保持稳定而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是眼下最为重要的任务。除了4万亿元(约800万亿韩元)的内需扩大政策之外,中国将出台还将出台振兴10大产业以及进行结构调整等相关的‘一揽子政策’。中国现在的政策是扩大内需、振兴产业以及扶持科学技术发展,三管齐下。”

- 面对这场危机,中国政府的政策背后蕴含的是怎样的政治哲学呢?

“中国将以这次危机为契机对于一些主要产业进行扶持,另一方面,中国同时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在集中力量克服眼面前的危机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相关产业的长期发展。正因为如此,这次危机其实也正是中国进行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绝佳时机。中国政府将会推出包括中长期的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在内的一系列主要科学技术扶持计划,并且致力于将这些计划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 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在短期内,可能透过扩大内需来克服经济危机吗?

“中国的农村拥有9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中西部开发还有很大潜力。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 美国政府出台了“买美国货,雇佣美国人”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似乎有抬头的迹象。您是怎么认为的呢?

“关于贸易保护主义的问题,去年12月中韩日三国领导人在日本福冈举行峰会时已经提出了正确的答案。那就是为了能够使现在不稳定的金融形势对于世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使区域内的贸易与投资愈发便利,必须强化地区之间的合作。”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