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比亚迪凭借创新精神 跻身全球电动汽车企业首位
상태바
比亚迪凭借创新精神 跻身全球电动汽车企业首位
  • 文喜哲 记者
  • 上传 2016.09.29 18:15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比亚迪(BYD)已超越特斯拉汽车公司,成为全球排名居首的电动汽车制造商。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达4.3244万辆,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特斯拉汽车公司(2.9403万辆)。本报记者直接访问了比亚迪总部和组装工厂,对其创新DNA进行了采访。

上月10日,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比亚迪(BYD)停车场前院,仿佛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电视剧《霹雳游侠》中的场面。

比亚迪研发团队用遥控器发出用车指令后,停在停车场的电动汽车“e6”立即驶出停车位,停在了研发团队跟前,这令人想起电视剧中主人公喊一声“基特”顿时汽车就会现身的情景。在影视剧中才能见到的车辆无线控制系统已通过比亚迪的自主技术得以实现。

比亚迪公关总监约翰·伽巴哈(音)在介绍自己公司时称,“比亚迪用13年的时间颠覆了具有130年传统的汽车行业历史”。他认为今后汽车行业模式将转向电动汽车。大家普遍认为汽车是靠发动机来驱动的,而比亚迪相信汽车只靠电动马达行驶的时代已经到来。

比亚迪已跃升为全球头号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它仅仅用13年的时间就打败了世界所有的汽车巨头,包括以生产高端电动汽车“Model S”闻名的特斯拉、在全球最先推出量产型电动汽车“绿叶(LEAF)”的日产、推出具有靓丽设计的电动汽车“i3”的宝马等。

全世界都向比亚迪抛出了橄榄枝。曾购入比亚迪10%股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沃伦·巴菲特仍然建议买入比亚迪股份,但比亚迪却底气十足地回应称“现在还不是需要新资金的时候”。不过,比亚迪在今年8月却接受了三星电子提出的约5000亿韩元的投资建议。对此,比亚迪方面指出,“这是出于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考虑”。比亚迪此举可解读为是旨在获取三星的技术实力而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

比亚迪总部的每一处都透发着创新DNA。在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装配工厂”,工人们正在设计成“M”型的传输带旁挥汗忙碌着。这样的场景尽管与普通工厂没什么两样,但我们却在传输带的尽头有一个意外的发现。生产线终端最后完成组装的汽车不只有一种,而有纯电动车“e6”和汽油车“s6”、“s7”共三种。通常情况下一条生产线只生产一种车型,而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车辆结构互不相同的电动车与汽油车的现象还是很少见的。比亚迪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在车辆开发伊始就将完全相同的车身设计成纯电动车、油电混合动力车、汽油车三种型号。比亚迪解释说,“汽油车与电动车的生产比例甚至可以马上做出调整”。

中国深圳市区随处可见设有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停车场。

将比亚迪推上电动汽车销量世界第一宝座的创新战略共有四条。首先,比亚迪追求哪怕是细小的汽车零部件也要直接生产的“垂直整合(vertical integration)”战略,为此在中国、美国、巴西、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4个生产基地。不光是电动汽车用电池包,就连仪表盘、车用座椅等也是自主制造。

比亚迪开发一款电动汽车型号的时间只有其它全球制造商的三分之一左右,垂直整合战略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比亚迪推出首款汽油车(“F3”)的三年后,于2008年推出了中国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再过了三年后又推出了纯电动车(“e6”)。其后的六年内,比亚迪推出的电动汽车车型包括大巴、货车等共达到了六种。

比亚迪方面表示,“No Outsourcing(不外包)缩短了研发时间,保证了零部件质量,确保我们能够在描绘‘宏伟蓝图’的阶段发挥创意”。

生产的车型也立足于“横向合并”战略,比亚迪内部将其称作“7+4战略”。“7”是指私家车、大巴、出租车、面包车、货车、垃圾车、建筑机械等常用的七个汽车类型,“4”是指比亚迪欲从战略上拓展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域,包括物流用车(叉车等)、机场用车(摆渡大巴等)、矿山用车(矿车等)、码头用车(货物装卸车等)等。简言之,其战略就是要将电动汽车推向凡是靠轮子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

技术创新是“542战略”的结果。比亚迪在电动车开发初期起就为要生产的汽车设定了以下三个指标:将时速由零提至100公里所需时间缩减至5秒以内;推出具有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和能够提供稳定动力的强力四轮驱动电动汽车;百公里燃料消耗量降至2升以内。即,5代表车辆动力,4代表安全,2代表燃料消耗量。

要想达成目标就必须开发高效率的车身和耗电系统,比亚迪在此过程中获得了1.258万项专利。最终,比亚迪总裁王传福(50岁)在九年之后实现了所有目标,在2014年推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SUV型汽车“唐”。“唐”这一款车今年1-9月创下了单一车型销量在中国全体电动汽车中排名第一的纪录(2.4668万辆)。524战略作为比亚迪确定战略取向、全力以赴创造战果的经典案例一直被人们所津津乐道。

图为在深圳出租车停靠站等候顾客的比亚迪电动出租车。

比亚迪的研发(R&D)战略是“人海战术”。截至今年8月,比亚迪员工(18万人)中有10%左右是研发人员(1.6万人),比创立达50年之久的现代起亚汽车的研发人力(1万人)还要多6000多人。

比亚迪之所以聚焦于研发,是因为王传福总裁本人是曾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做过从事电池化学研究的工程师。他于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1990年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凭借电池研究论文获得硕士学位。他还当过研究院下属电池公司比格电池有限公司负责人。1995年跟堂兄借了250万元人民币(约合4.3亿韩元)创建了比亚迪。比亚迪在创建初期只是一个电池生产企业。

作为比亚迪创新“心脏”的研究所共有四个。1997年3月启用的比亚迪中央研究院从事比亚迪的整体基础研究,发挥着开发基础技术和探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哨基地作用。2003年王传福总裁收购了秦川汽车公司后不久即成立了汽车工程研究院,正是在这家侧重于汽车设计和性能测试的研究院诞生了比亚迪所有的轿车和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多用途汽车(MPV)。

2008年12月成立的电力科学研究院负责研究能源存储装置和太阳能等新生能源的生产与发展,目标是开发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存储系统。2014年又新设了新能源特种车项目,这是因为比亚迪认为货车及物流运输车辆、机场、港口、矿山中使用的特种车辆所需要的技术与普通车辆有所不同,必须集中研发技术。

比亚迪方面表示,“核心技术是工程师在内部直接开发出来,是我们的‘真正资产”,“当前我们将继续吸纳人才,直至研发人力突破3万”。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