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周六)
争取“伊朗特需”,造船、海运和建设企业需避免出血竞争
상태바
争取“伊朗特需”,造船、海运和建设企业需避免出血竞争
  • 金柔京 朴成敏 记者
  • 上传 2016.05.02 14:51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韩国国内产业界认为“伊朗是个必须不惜一切力量开拓的市场”。在意指中东(Middle East)和北非(North Africa)地区的“中东北非(MENA)”20国中,伊朗位居地理要塞。此外,伊朗的原油埋藏量位居世界第四,天然气埋藏量位居世界第二,是个巨大的资源大国,而且人口超过7900万名,拥有消费韩国产品的巨大“消费潜力”。

特别是,已经被“订单悬崖”逼到结构调整边缘的韩国造船、海运和建设企业对伊朗抱有很高期待。最近伊朗最大国营海运公司IRISL要订购3艘14500TEU级别的大型集装箱货船的消息吸引着人们的关注。伊朗目前共有七家经营集装箱船的海运公司,其规模均在5000~7000TEU级别之间,规模相对较小。韩国现代重工业也已加入该项目的竞标,正在开展相关谈判。

韩国海运行业也将通过这次的经济使团访问与伊朗签订合作备忘录,强化与伊朗船东协会的合作关系,其中将包括韩国船员进入港湾和共同物流协定等内容。但在基础设施领域之外,电子、汽车、金融、商社等行业目前还保持着慎重气氛。Kolon相关人士说“虽然伊朗的韩流等气氛较好,但目前还需要进行精确的市场调查,并与当地企业构建合作网络”。

也有观点指出,伊朗市场的前景并非只有利好消息。也就是说,各企业需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冷静分析,做足准备后再加入工程订单的竞争。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洪正和(音)表示“以前韩国企业经常在中东地区展开‘出血竞争’,即便通过政府出面仲裁,也务必要防止此类事件重演”。在伊朗开展经营活动的相关人士说,当地甚至公开流传着“只需要把韩国企业拉入竞争,就可以降低订单单价”的说法。也就是说,人们对“绿洲”的期待很可能会化为一片“海市蜃楼”。

仅从进军伊朗海运物流行业的项目来看,目前已经有中国、德国、日本等地的10多家企业展开了激烈竞争。有警告称,韩国国内企业如果出于焦躁的心态签署条件不利的合同,可能会对整个产业造成巨大的打击。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的吴京日(音)组长指出“现在美国依然禁止与伊朗交易时使用美元交易,令人颇感负担”。考虑到这一点,企划财政部5月1日决定将伊朗央行在友利银行和企业银行开设的韩元账户可使用范围从现在的商品、服务买卖等进出口交易领域扩大到安装、运营费用和营业活动费用汇款等资本交易领域。也就是说,韩国国内建设公司将可以通过这些账户向伊朗当地汇出人工费用和建立事务所的经费等费用。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