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周四)
【广东专栏】朱小丹: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
상태바
【广东专栏】朱小丹: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
  • 韩友德 《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所长
  • 上传 2015.01.23 11:0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朱小丹,1953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1971年开始在广州某乐器厂团工作,得以与广东结缘。1977年他被任命为共青团广州市委干部后,一直负责党政工作。2012年之后,他被提升为广东省省长。

图为朱小丹省长(右)在向韩友德所长说明广东的发展及广东与韩国的合作等。

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80年代初第一次向西方国家开放的地方也是广东,他在90年代初的南巡讲话中宣布第二轮改革开放的地区也是广东。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会如何引领新中国向前发展呢?

广东省省长朱小丹对于这一提问回答道“培育“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吃得少、产蛋多是指效率高的企业,而飞得远是指成功实现国际化的企业”。也就是说,他会集中培养尖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而不是依靠来料加工的低附加值制造业。

这也是其间广东省政府一直在推进的“腾笼换鸟”所取得的成果。长期以来引领中国改革开放的广东在推进“换鸟”工作,这暗示着中国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

朱省长从1971年开始就在广东省参加工作的“广东省发展见证人”。本报在去年12月5日在广州市政府运营的会议室内对他进行了第一轮采访,之后又进行了书面补充提问。

问: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腾笼换鸟”,请问这一政策效果如何?媒体上有一种说法,广东经济转型升级迎来“腾笼换鸟”2.0时代,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中国经济大省、外经贸大省。但与此同时,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时期,广东也面临着不少难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剧等。对此,2008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决策部署,特别是大力实施“腾笼换鸟”,推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经济结构转型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赋予广东“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新使命。广东认真贯彻落实,坚定不移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更加注重分类施策和提质增效,既抓“腾笼换鸟”,又推动“凤凰涅槃”。一是加快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重点抓好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做大做强地级市中心城区“三大抓手”,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加强生态保护“两条底线”,努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结构。二是大力推动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技术改造、重大平台、骨干企业、科技创新这“五大抓手”,努力形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与珠江东岸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广州、深圳市现代服务产业形成相互促进的格局,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与此同时,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以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点企业、重大科技专项和信息化为抓手,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新的积极成效。2013年广东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9∶47.3∶47.8,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29.4%和52%,服务业比重达52.7%,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1.3%;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速,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累计实现工业产值4943亿元,税收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30%,成为推动粤东西北增长的重要引擎。2014年以来,我省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健康态势。我们相信,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推进,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产业转型升级将取得更明显进展,粤东西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将进一步协调。

问: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不管是上世纪80年代设立经济特区,还是上世纪90年代南巡讲话,以及本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广东都是领头羊。那么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您认为广东应当担当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的时代特征。35年前,中央赋予广东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使命。广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气魄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广东奇迹”。但随着全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广东依靠“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形成的政策洼地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支撑快速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已经或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充分肯定广东在改革开放中长期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期望广东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2014年3月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要求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广东将坚持按照中央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围绕“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努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地,率先构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开放内涵,提升开放水平,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地作用,努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问:广东最初是从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的模式开始发展的,不知道您用什么词来形容现在的香港和广东的关系?

答:粤港自古是一家,广东与香港同根同脉,两地的交往和联系从未中断过。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大力支持下,广东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用好用活“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率先对香港打开大门,吸引了大量的香港企业到广东投资办厂,形成了著名的“前店后厂”模式,最终使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中心,香港也逐步完成了制造业的转移,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成功转型。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粤港合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粤港两地按照“一国两制”方针,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理清合作思路和方向,抢抓CEPA先机,签署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在继续扩大经贸投资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旅游、科技、教育、文化、环保、体育、卫生等领域合作,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推动粤港合作的重点、领域、机制、范围都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合作进入了宽领域、多层次、务实推进的新阶段。特别是在经历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两地政府及社会携手应对困难,共渡时艰,两地市民切身体会到“香港好、广东好,广东好、香港更好”,粤港两地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接下来,广东将继续与香港方面一道,紧紧把握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发展机遇,全面深化实施《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以推动率先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为重点,努力推动实现区域生产要素流动自由化、服务产业体系高端化、运行机制市场化、营商环境国际化,不断开创粤港紧密合作、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携手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问:有评论指出,现在广东省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韩国,也就是说赶超了所有的“亚洲四小龙”,您怎么评价韩国的经济发展?韩国和广东相比较的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据了解,近年来韩国的经济表现在亚太地区十分突出,成为少数几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实现复苏的亚洲国家之一。今年2月,韩国总统朴槿惠公布了《经济改革三年规划》,提出未来3年内将韩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升至4%,较2012年实际增长率增加一倍,就业率达到70%,人均国民收入增至4万美元,届时韩国将跻身全球按人均GDP衡量最富裕的20个国家行列。这个被称为“474蓝图”的经济规划,显示了韩国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信心,这不仅源自韩国国内扎实的经济基础,也来自对海外市场增长前景的乐观预期。

近年来,广东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较大进步,2013年广东的GDP和进出口总额双双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尽管广东经济总量接近韩国的水平,但总体上看,广东与韩国仍处在不同发展阶段,我省在人均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发展质量效益等方面与韩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韩国在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提升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广东学习借鉴。两地经贸合作空间巨大。2013年,广东与韩国进出口贸易额达7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3.4%,是2009年的2.3倍,约占中韩贸易总额30.7%。希望我们双方进一步密切经贸合作,努力实现共赢发展。

问: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当前中国正大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不知道广东省在“一带一路”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新时期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其中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既符合当今世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也顺应中国与沿线国家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赢发展的共同愿望。广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部署,努力当好排头兵和桥头堡。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和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要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综合来看,广东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和区位优势。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毗邻港澳,是中国通往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最前沿、最便捷的交通枢纽。其次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优势。沿线国家是广东的重要贸易伙伴。如2013年广东与东盟地区进出口额达1022.2亿美元,占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值的近1/4。第三是广东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的2/3。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特别是东南亚是粤籍华侨的主要聚居地,等等。

广东诚挚希望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合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振兴发展。

问:1992年韩中建交之后,很多韩国企业选择到广东省投资。从玩具制造开始一直发展到家电、电脑、IT通信等行业。不知道在您看来,今后在广东省发展的过程中,投资哪个行业展望比较好?

答:韩国既是广东重要的贸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地之一。截至今年10月底,我省累计引进韩国企业投资项目1873个,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38.86亿美元。三星、LG、浦项等韩国知名企业均在广东投资并取得良好发展,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广东处于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阶段。我省正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按照推动服务经济主体化、先进制造业智能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化、对外经贸多元化和整体经济信息化的总体要求,大力提升发展装备制造、汽车、石化、钢铁、船舶等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高端新型电子、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

我们了解到,电子信息、汽车、钢铁、造船等产业是韩国的支柱产业,同时韩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商务服务业与研发设计服务业较早地与制造业实现了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既有力推动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自身也得到迅速壮大发展,非常值得广东借鉴学习。我们欢迎、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韩国企业把握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积极到广东投资兴业,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问:中国的发展动力可以说是来自于改革。广东向来处于中国改革的最前线,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不知道现在广东省希望在哪些领域当中找到今后的发展动力?

答: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广东的重要任务,也是广东推动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我省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10个部分、52项改革任务,可以说提出了广东到2020年的整体改革规划。广东将按照中央顶层设计、总体部署和路线图、时间表,同时紧扣本省实际,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不断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

1.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以混合所有制为牵引,带动国有经济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由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支持有条件的国有集团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将下属二、三级企业逐步改制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2.在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方面,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鼓励民营资本投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差别待遇,建立重大项目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长效机制。

3.在建立完善市场规则方面,按照“非禁即入”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准入,消除隐性准入障碍,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规则接轨。

4.在企业设立便利化方面,全面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商事主体登记注册与许可经营项目审批分离制、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制,实行商事主体年报备案制度,基本实现商事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注册及年检。同时,注重加强后续监管,加快建设省、市两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5.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开通“信用广东网”,依法有序公开信用信息,建成省级征信系统。

6.在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建立严格规范的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新设行政审批事项,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压减前置审批环节,建立“办事工作日”和“告知承诺”机制。同时,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及时编制并向社会公布政府权责清单,优化调整归并政府管理职责,明确办理程序和办结时限,确保实现“清单之外无事权、法定职责必须为”。

7.在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方面,促进企业投资便利化,按照“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公布准入负面清单,放宽企业投资准入,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列明行政审批清单,界定政府行政权责,优化企业投资审批流程,规范政府审批权责和标准;建立政府监管清单,规范投资主体行为,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府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

8.在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上,按照实现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投资项目网上审批、社会事务网上办理、公共决策网上互动、政府效能网上监察的要求,构建横向到行政部门、纵向到镇(街)的规范统一的省网上办事大厅,推动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由到部门实地办理加快向网上办理转变。同时,建成基于互联网的企业专属网页和市民个人专属网页,为群众提供便捷的电子政务和民生服务。

9.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方面,积极申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园区,联合港澳,加快推进南沙、前海、横琴3个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中央建设“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问:据我们了解,朱省长从1971年开始就在广东省工作,可以说是广东省发展历史的见证人。请问您认为是哪些因素造就了广东今天的发展成就?

答:广东过去30多年的发展成就,最主要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广东的今天。伴随着三次大的改革开放浪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三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上世纪80年代,我省创造性地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实现了经济起飞。第二次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亚洲金融危机前,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省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实现了经济腾飞。第三次是从本世纪初到国际金融危机前,随着中国加入WTO,我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30多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敢为天下先,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改革开放,使广东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提升,体制机制实现历史性转变,社会文明实现历史性进步,为国家大局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广东加快发展的历程,就是不断抓住改革机遇、赢得发展优势、收获发展硕果的进程,改革开放是广东发展的“根”和“魂”。

在广东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形成了许多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以解放思想引领改革开放,不断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不断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先行一步创造良好的思想条件和制度基础。

二是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一系列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三是坚持改革和开放相互推动。努力抓住国际国内各种有利时机,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创立更具活力、更为高效的体制机制环境,为开放提供持续动力和良好环境,同时积极学习引进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自身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改革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广东的改革开放能够取得成功,关键的一条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创造。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社会事业,关注民生问题,坚持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问:中韩两国已经达成了FTA协议。广东省对中韩FTA有什么期待?

答:中韩两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推进中韩自由贸易区建设,有利于两国降低进出口成本、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共赢发展。广东省作为中国的外经贸大省,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对中韩FTA期待很高。我们希望协议的签订,能够进一步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扩展合作领域,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在加快拓展双方贸易合作潜力的同时,推动更多的韩国企业到广东投资,促进有条件的广东企业“走出去”到韩国投资,推动粤韩经贸合作迈上新水平。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