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若想刮起“第三次中国热”的话……
상태바
若想刮起“第三次中国热”的话……
  • 韩友德 中央日报中国研究所所长
  • 上传 2013.11.18 14:0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在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题的中国共产党第18届三中全会改革案公布的第二天(11月16日),笔者走访了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在2008年一度成为了韩国3000多个企业积极进军的城市,但是随着加工企业大举撤离,现在只剩下800多个企业了。这就是笔者在青岛思考韩中经济合作历史的原因。

韩国经历过两次“中国热”。第一次是随着1992年建交后刮起的。制鞋、玩具等加工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了中国,投资和出口开始大幅增加。1992~1997年,对华出口猛增到了年均32%。第二次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后兴起的。韩国成为了中国这一“世界工厂”的中间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的供应基地,得益于此,韩国在2006年一年的出口就增长了33%。那第三次“中国热”什么时候到来呢?

当地企业表示“期待韩中FTA”。因为协议签定后,市场门槛会变低,投资和贸易会再次增加。也有观测期待道“早的话明年年底、晚的话2015年会开始”。笔者认为,即使真能刮起第三次“中国热”,肯定也会与前两次不一样。约两万字的三中全会《决定》中就能感受到这种变化。

 《决定》的经济改革将焦点瞄准了重新确定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上,核心是市场化。要减少政府的介入,提高市场的自主性,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引导企业竞争。具体措施包括废除行政管制,实现利率·汇率自由化,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垄断的领域等。最终目标是将成长模式从现有的依靠投资的结构转为以消费为中心。这反映了不提高市场自主性就很难扩大内需的逻辑思维。《决定》中还提到了户口(居住登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和税制改革等促进消费的民生问题。

如果韩中FTA签定会兴起第三次“中国热”,那么重点仍然是“市场”;如果说前两次“中国热”是以中间材料为媒介的制造业合作,那么今后将以瞄准中国消费者的商品和服务来一决胜负;如果说过去中国是在为生产什么东西而苦恼,那么今后需要研究如何才能向中国消费者高价出售商品。这也是设计、品牌等也将在中国获得重视的原因。

“中国热”不会悄然而至,因为它会让中国国内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激励,提高了技术能力的中国企业预计也会卯足劲儿逆转局势。现在需要做出努力,让中国的“市场化”趋势和韩中FTA结合起来发挥协商效应。只有在那样的成熟时期,青岛的第三次“中国热”才会再次兴起。<于青岛>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