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人的不安扩散到了日常的生活中。对大丘的金世焕(音,27岁,混凝土搅拌车司机)夫妇来说女儿海星(音,3岁)既给他们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忧虑。即使给她带上刻着名字和住所的项链和手镯,这种不安也没有消失。告诫她不可以跟着陌生人走,一边洗澡一边对她进行性教育,然而即使这样每当看到儿童犯罪新闻时也总会担心怕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前些日子中国产奶粉中三聚氰胺超标事件曝光之后,为了查看所有孩子食品的成分,烦恼得不地得了。
“无所不在”(Ubiquitous)和因特网的普及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是新威胁的发源地。杀毒软件也无法阻挡新型的病毒、黑客和垃圾邮件。
中央日报和首尔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以及中央大学次世代能源安全研究团以1002名成年男女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名为“对韩国社会的认识”的调查,其中71.4%的人的答案是“危险的社会”。参加的调查者中有23.8%的人认为政府应该下最大力气解决的是“失业和贫困”问题,然后是高油价问题(10.9%)、食品安全问题(8.8%)、养老问题(8.1%)。有81%的人认为10年后网络犯罪和隐私侵犯问题会更加严重。
然而同未来的威胁相比社会安全网存在更多的漏洞。据劳动部表示,去年正规职业劳动者中有90.9%的人加入了国民年金体系,但是非正规职业劳动者中加入率只有38.7%。非正规职业劳动者的就业保险、健康保险的入险率分别只停留在49%和44.6%。
减少个人威胁的国家体系也很不完善。首尔多媒体大学教授金中玖(音,经营学院)表示:“公共支出的规模体现的是国家对于个人威胁进行保护的尺度“,“和发达国家的差距程度决定我们的国民要独自承担危险”。
版权归 © 韩国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日报》中文网所有,未经协议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复制和散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