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周三)
普里茨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王澍“高层建筑遮住山峰的首尔,不是文化的衰退吗?”
상태바
普里茨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王澍“高层建筑遮住山峰的首尔,不是文化的衰退吗?”
  • 李英喜 记者
  • 上传 2012.09.21 09:24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首尔有很多山,而高耸的高楼大厦却把山统统挡住了。我认为这种现象不能说是现代化,而是文化在衰退。看到的不是风景,遍是挡住了风景的大厦,这样的城市丢失了最基本的美的观念。”

在一直以来都专注于自然与传统的建筑家眼中,首尔便是这般的萧索模样。今年作为中国首位获得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里茨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家王澍(49岁)在回答对首尔的第一印象时,首先做出了这样一连串冷峻的批判。

王澍为参加9月20日在首尔梨花女子大学举行的第12届金玉吉纪念讲座“重思建筑的地域性”而来到了韩国。他惋惜地说:“首尔与中国一样,到处充溢着彻头彻尾的西洋式建筑。过去的风景和美丽、和谐正在消失。”

◇与自然的和谐

王澍的建筑一直以来执着于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传统继承与追崇。1963年出生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的他在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专业学习后,10多年间不断接触中国传统建筑巨匠学习技术。之后,他将浙江省杭州作为基地,与夫人陆文宇一起经营了“业余建筑工作室”。

他在上海同济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母校曾提议让其任职大学教授,但他谢绝说“上海不像中国。只有回到杭州,才能找到中国”。对于在杭州这样的非大城市活动的原因,他表示:“杭州是中国艺术的发源地。市内有美丽的西湖,坐在这儿能够注视远山,望流云轻逝,因此希望能在那儿与风景相伴,从事建筑事业。”

他的灵感也源自于大自然。在设计其代表作宁波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他像古代中国的山水画画家一样,望着自然,用一周的时间深深思索。在建设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时,他也将“保护好周围的自然景观”视为第一原则。“在学校腹地中间有一高50米的小山,我在保持山的原貌的情况下进行了设计。校园竣工后很不美观,还受到批评说这是与中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建筑运动背道而驰。”

◇本土非主流建筑家

出生于中国,学习“本土建筑家”的王澍获得了普里茨克建筑奖使得举世震惊。但是,实际上,他在中国国内却也未受到热烈欢迎。他说:“获得普里茨克奖时,中国建筑家协会上没有任何反应。听说有些地区的建筑家协会还就是否要祝贺王澍获奖展开了热议”,“我在中国是非常特别的、独立的建筑家”。他还自信地说:“虽然此前日本建筑家们多次获得普里茨克奖,但他们有很强的(日本建筑师)把自己当作欧洲人的倾向。可以说我是第一个作为除了欧美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获得该奖项的建筑家。”

由于中国全境涌起的开发热潮,中国传统建筑正在迅速消失。王澍在过去10多年来,一直在重新利用从被拆除的传统房屋中拆卸下来的材料建造房子。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建筑展上,由6万6000个的再利用瓷砖形成的作品《瓷砖花园(Tiled Garden)》亮相。王澍积极地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融入建筑中,他再次强调东亚的建筑家们应该更加集中力量捍卫传统与自身的价值。

“东亚非常喜欢高层建筑,而西方社会却在呼吁停止这样的建筑。我获得普里茨克奖也正反映了世界建筑界的这种变化。我认为破坏传统,一味去追求建筑的高度,是破坏我们未来的行为,这与捡拾他人的丢弃物别无两样。”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