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在中国市场,企业合纵连横是唯一出路
상태바
在中国市场,企业合纵连横是唯一出路
  • 吴永镐 KOTRA社长
  • 上传 2012.01.06 14:45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1992年建交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20年,不知不觉间韩中贸易额已经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正占据着韩国贸易1万亿美元时代的五分之一,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市场是韩国经济的“饭碗”。

在韩中贸易迅速扩大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就是入驻中国的韩国企业(2万3000个)。以中国为生产基地、大部分从事加工贸易的韩国企业通过韩国原材料总公司或合作企业对原材料和辅材进行交易,同时将生产的成品出口至韩国或第三国。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的中国贸易市场也带动了韩中贸易规模的高发展速度。

但如果细看韩中贸易的实质,还是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韩国的中国对象出口的70%为加工贸易,消费品出口只占6%左右。韩国国内企业之间的交易虽然很多,但是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韩国企业进入中国内需市场并不顺利。中国内需市场每两年就会增加相当于韩国1.5倍的7500亿美元。但是在中国内地取得成功的韩国品牌并不多。

中国通过从去年开始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政策的中心。对于韩国企业来说,在消费品、资本货物、服务等各种领域都将出现巨大的机会。但韩国企业取得的成果还不是很大,甚至感受到错失进入这一巨大市场机会的危机。

中国将经济发展模式由对外依存型向地区均衡发展和扩大内需转变,这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因此,当地企业的劳动费用增加,劳动力不足情况开始出现。以欧盟(EU)等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情况恶化,以加工产业为主的韩中贸易的未来也开始变得越来越不确定。现在有必要从过去的加工贸易框架中脱离出来,寻找进入新市场的模式。

当今这个时代,哪个国家的企业之间可以不分国籍很好地实现联网,那个国家的经济和企业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则将失败。中国市场也是一样。只有很好地满足中国市场关于同大中型企业进行共存式“合纵”、全球企业或中国大企业间的“连横”、和中小企业间的联合、共同市场营销、和大企业间的联合战线构筑等的要求,企业才能成功打入中国的内需市场。

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事例。韩国的一个中小型企业想进入中国某个城市的垃圾填埋气体发电项目,但经过多年努力始终没有结果。但在该公司和中国国内有名的大企业成为合作关系之后顺利获得该工程投标。KOTRA从两年前开始就不惜支援中国企业海尔和韩国零件企业间的联合事例也说明只有在中国内需市场不分国籍和规模进行合纵连横的企业才能最终得以生存。

今后如果签订韩中FTA并使两国门槛消失形成巨大市场,企业间的合纵连横将不仅仅在商品市场,在服务、融资、公共项目市场都将发挥巨大威力。即便从现在开始,韩国企业不仅要在本国的企业间,更要在构筑和全球、中国企业间的联合战线而努力。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