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轻率的“中国威胁论”
상태바
轻率的“中国威胁论”
  • 文正仁 延世大学政治外交学系教授
  • 上传 2011.06.20 14:21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上周,笔者有幸作为一名讲演者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WEF)东亚会议。在此会议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是中国问题。尤其在中国南海的南沙群岛局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可以看出东南亚国家把中国当成威胁的观点日渐升温。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对话妥善解决当下局面,但很少有人会对中国的声明买账。

然而,东南亚国家这样的认识的确可取吗?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在他最近的著书《关于中国(On China)》中曾论及了这个话题。在“历史是否会重演”这个话题的结论中,他分析称,在1907年英国外务省高层官员艾尔·克罗(Eyre Crowe)就德国的兴起和英国的对策进行叙述的记录中所表现出的僵硬的对立意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口实。克罗在摘记中曾斩钉截铁地表示:“德国正在谋求政治霸权和制海权,在客观上对英国造成了威胁,与大英帝国势不两立。”另外,他们还断然认为德国保守派政治家的和平共存举动是“为了追求霸权的伪装战术”,这从根本上断绝了互相信赖合作的可能性。

基辛格担心,在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美国将重演这段历史。被他命名为“克罗派”的华盛顿强硬派们主张“中国的崛起,无论其主观意图如何,都将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应对其进行牵制、封锁”。但是,基辛格主张这不过是重复了一百年前愚蠢行为的做法而已,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绝并不是一场零和博弈游戏。两个大国今后也应尽可能地积极合作,使矛盾最小化,走上“共同进化(co-evolution)”的道路。

基辛格的预测也让韩国重新审视了中国威胁论。中国若想成为挑战美国的新兴的、具有威胁性的霸权主义国家,必须使能力、意图和领导者的政治意志这三个拍子同时契合。那么,中国是否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呢?笔者对此表示极大怀疑。

首先来看一下能力。据IMF最新的预测显示,即便中国到2017年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并继续保持最大出口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的地位,但要养活13亿庞大的人口,仍然摆脱不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更何况,军事上要赶上美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美国与包括北约国家在内的60多个国家缔结了军事同盟,而中国只和巴基斯坦缔结了同盟。很难想象中国会通过海外驻军在世界范围内渗透军事力量。

在意图方面也是如此。中国政府始终把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当作对外政策的基本路线。并屡次强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治理贪污腐败、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的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达成以上目标,中国必须对外采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内摸索发展和谐社会。少数强硬派强调的大国崛起论无论从哪个标准上来看都是不符合主流的。

能够推进中国掌握世界霸权的政治领导人能在不久的将来掌握北京政权吗?在毛泽东和邓小平之后,中国的领导层更趋向平和,不会把国家的命运放在赌桌上。民主化要求、少数民族问题和社会不稳定等众多内部矛盾也很棘手。我们不相信中国会对内部矛盾置之不理而热衷于称霸世界。

若无视客观现实,过于重视少数强硬派的主张,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巨大压力,这反而会成为引起中国民愤和排他性爱国主义扩散的导火线。这意味着轻率的“中国威胁论”才是真正让中国成为威胁的罪魁祸首。这是一百年前克罗犯的错误给我们的教训,我们应该倾听基辛格的忠告。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