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本报特派记者金玄基目睹的大地震中的“日本力量”
상태바
本报特派记者金玄基目睹的大地震中的“日本力量”
  • 金玄基 记者
  • 上传 2011.03.14 08:32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您先吃吧”,“不,我还不饿。”

9.0级大地震和超过10米的海啸袭击东日本后的3月11日晚6点,在因停电而变得黑暗的秋田县秋田市的Grantia秋田酒店大堂里上演了奇异的场景。

酒店方面通知说“来电之前无法接待住宿客人”后,聚集在大堂的50多名预约入住的客人便开始安静地排起了长队,登记入住顺序。谁也不说什么,主动让老弱者们排在前面。黑暗中形成了一列长队,完全没有为排列顺序而争吵的场面。片刻之后,酒店方面拿来了10碗应急用的乌冬面,并表示“因停电,无法提供晚饭”。客人们并没有涌向盛有乌冬面的碗,而是不分你我地担心其他客人的饥饿情况,形成了一致向后传送乌冬面的“让步接力”。

目前在以受灾最严重的宫城县和岩手县为代表的日本全国,没有一条说在没有主人的商店里发生掠夺行为的新闻。

#在位于东北宫城县东北部的南山陆沿岸地区,大部分村庄都消失了,只剩下被火灾烧黑的树林的痕迹。被地震海啸推向陆地的船舶,船尾朝天,倒栽在地上。甚至有传闻说,这里是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有1万名失踪者”。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大声说话的声音或怨声。聚集在避难所里的100多名居民在和日本媒体的采访中也用低沉的嗓音说“只希望能够尽快复原”和“明天”,并不抱怨任何人。人们将不足的水和毛毯分着用、互相安慰。

日本红十字会组织推进部课长白田3月13日说“来自个人和企业的捐款和救济物资正在被送往灾区”。总是同政府唱反调的在野党议员们也纷纷换上工作服,全力以赴地救国。在危机面前联手的共同体意识是日本社会的潜力。

#韩国进行灾害报道时,通常会采访遇难者,时刻会出现安置尸体的灵堂和医院的情景。但是在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中,日本媒体的做法有所不同。房屋和车辆被海啸横扫的场面会经常出现在电视上,但是在任何频道都看不到人被海啸席卷的样子。虽然是因为日本人特有的生死观所致,但是哭喊或呜咽的样子也不会轻易出现在画面中。朝日电视台的某负责人说,“除了预防灾害的目的之外,最大限度地克制一些可能会给一般市民带来巨大震惊的画面是灾害报道的潜规则”。从3月11日地震发生后到截至解除海啸警报的3月13日凌晨,所有电视播报的主持人都是带着安全帽进行播报的。和这样地震规模或灾害规模不同,日本冷静和沉着令人害怕。这都是有原因的。

例如,位于东京的第二市中心新宿的四谷十字路口的消防署在12层建筑物的第10层边上的外墙上划了一条显眼的线。这条线是告知这里距离地面30米的标志。在那条线的旁边附带了说明“该高度正是因1993年北海道西南部地震导致奥尻岛被袭击的海啸的高度”。这么做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海啸是即时能给自身造成伤害的,并且告知人们平常作好准备是必需的。

日本人从幼儿园时起便坚持不断地接受一贯的灾害对策教育。书桌旁的挂钩上总是挂着防备灾害用的、蒙在头上的防灾头巾。甚至是如果发生地震,闭着眼睛也能“戴上防灾头巾→躲到书桌下→躲到操场→确保秩序”。

彻底的灾害预防教育和进入小学后首堂课要学习的、日本固有的精神价值——“关怀他人”是沉着地应对大型灾害的秘诀。在这里,把自己面临的处境看做是宿命来接受的日本人的特性也起了作用。

遭遇灾害的日本人几乎不会大声哭喊或呜咽,这也是因为“如果我那么做,可能会打扰到比我遭遇更大灾难的人”的极度的关怀精神。在灾害现场看到的日本人所表现的面貌“专属于日本”。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