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放开眼光放宽首都圈限制
상태바
放开眼光放宽首都圈限制
  • 朴泰昱 评论室长
  • 上传 2008.09.19 09:43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让全球陷入恐慌。不仅是位于“震中”的美国,包括韩国在内的所有国家试图减轻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为增进流动资金供给而煞费苦心,但成效却并不明显。在为克服危机而努力的同时还应该拽紧手中的绳索,为在危机结束时新增长的开始而做好准备。

其中一项就是放宽限制,尤其是关于放宽首都圈限制的讨论。京畿道知事金文洙和忠清南道知事李完九在前不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对于首都圈限制和地域均衡发展政策,金知事认为连共产党也不会这么做。李知事对中国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反驳观点,发表了中国正在推进地域均衡发展的文章。本来,两位知事作为自治团体的负责人只是说自己该说的话,拿出各自的依据进行理论争辩的样子是不错的。但是,把中国和韩国进行比较来辩驳首都圈集中问题是否合适呢?笔者对此有话想说。

笔者曾学过中文,看过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该书在讲到以石佛闻名的大同时,有这么一段例文:“从北京乘火车只需7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距离非常近。”笔者对于那样的说法只有苦笑。实际上在多次的中国旅行中,笔者对于那样的距离深有体会。笔者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韩国经济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十位,我们是否有点自我膨胀。重庆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东西长470公里,南北宽450公里,总面积为8万2400平方公里,人口为3144万,与我们生活的韩半岛南部(1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在地理位置上与忠清南道和京畿道最为接近的山东省面积为15万6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超过9300万。越过全罗南道西部海域,浙江和江苏虽然只占中国领土面积的1%多一点,但是它们的面积都比整个韩国的国土面积(韩半岛南部)还要大一点。重庆和成都形成经济纽带,浙江、江苏和上海连在一起成为共同经济圈。把无法做到集中首都圈的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和韩国打造韩国西、南海海岸纽带相对应并不恰当。

也有人把日本作为例子。可是在地理和历史上,日本与韩国的差异非常明显,这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一般认为日本很小,但实际上日本是一个相当大的国家。在日本最大的岛——本州,从位于中心的东京直到大阪的新干线长度为552.6公路。如果到西部边上的下关,长度为1088.7公里。从首尔到釜山的距离还不到500公里,从位于中间的秋风岭开始,不论到哪里都不足300公里。由此可以想象这已经是相当远的距离了。如果海底隧道和桥梁连接起来的北海道和九州也算在内,其距离将变得更加遥远。在强调大阪或者福冈的经济力量分散时,不能不考虑到这样的地理背景。

我们并不能因此责怪祖先给我们留下难题。韩国国土面积狭小,如果我们要想把韩国建设成为强国,就应该合理地利用这狭窄的国土,放开眼界去寻找创造新财富的方法。笔者也希望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来看待首都圈集中问题。笔者出生和成长在忠清南道,如今奔波生活于首尔和京畿道之间。可是笔者要考虑这样的地域之见,韩国确实太小了。当然它的规模虽小,却仍保持着自身的平衡。可是像现在这样,每个自治团体都拥有各自的地方政府、公共机关和大企业,这并不是真正的均衡。发展以各自特长为基础的产业和培养必需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不要分而食之,而是应该像中国的海岸纽带或者日本的九州那样,努力加强和外部的地域联系。如果韩国未来的增长关键在于企业投资的话,正确的方法就是帮助实现高效率的地域联系。至于是选择首都圈还是西、南海,则由企业自己来判断。

在国民酷爱东亚最大、世界最大的时期,某外国经济杂志曾经称韩国经济为“think big economy”,以“喜欢大规模的经济”为名加以介绍。笔者希望现在的韩国经济不再是“喜欢大规模”,而是意义更为广泛的“追求大经济(think big economy)”。不要拘泥于蜗角之争,而是描绘出巨幅蓝图,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一些。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