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周六)
中国,在社会主义的旧瓶中装现实主义的新酒
상태바
中国,在社会主义的旧瓶中装现实主义的新酒
  • 中央日报
  • 上传 2009.09.15 07:54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实”
古代解释汉字的书籍《说文解字》将“实”解释为“富”(“实,富也”)。在今天的中国这个定义得到了体现。所谓的“社会主义”的理念消失了,“生活质量”成为了最高价值。让我们看一看中国绵延流淌着的“实事求是”的世界。

“问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因为成为党员的话对就业有利。”来自山东省的研究生池磊(音,28岁,女)这样说道。已经成为了党员的她补充说,自己计划拿到所有可以拿到的对就业有利的资格证书。对她来说,党员证并不是要求先进性、斗争性、牺牲性的党员的勋章,而是为了就业的一个“资格”。

也就是说,比起社会主义的理念更强调生活这一“现实”。这是每年150万名年轻人经过严格审查成为新党员的原因。极端现实主义的思想正在支配中国。现实主义正是中国兴起的原动力。从这一点可以窥视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哲学。

理念至上的毛泽东时代制作的中国国旗——五星红旗也无法摆脱现实主义。在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颗大星之下画了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四颗小星,反应了当时只靠社会主义无法救中国的现实的苦闷。没有小资产、民族资产家的帮助,建国本身就很难。

邓小平时代是“现实”压倒“意志”的时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口号为理念的时代画上了句号。在“不改革就是等死,改革就是自取灭亡”的两难之中,与死相比,中国共产党以“死即生”的思想准备选择了变化,它的根源在于对中国所处的现实的认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现实的这一认识是改革开放的背景。“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优越性在哪里?在苦难中挣扎,28年时间生产2300万吨的钢铁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吗?说什么优越性呢?说不工作也不学习的优越性还是生活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后退了的优越性呢?”邓小平的批判非常尖锐。

现在的危机是作为理念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正名正在变得越来越难。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业的韩教授虽然主张“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使马克思正在重新回来,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劳动者的共同富裕”,但理念和现实正在逐渐背离,我们不能否认这一现实。艰难度过文化大革命、现在经营一家小饭店的陈遥(音,60岁)认为,中国的基层现实主义充分地显现出来了。他说:“父亲那一代比爷爷那一代生活好了很多,我们这一代的生活水平比父亲那一代又好了很多,这样看来社会主义是好东西。”现在,在社会主义中没有了理念,“生活水平”本身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中国相关部门正在从这样的基层现实主义中寻找理念性的突破口,开始强调“民生”了。“最强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并自己将它翻译成了Socialism。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根本就是民生主义。”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社会主义理论家张海鹏教授这样说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这是对坐在桌子前看不到现实的风气的批判。

那么,为什么现在在中国社会主义理念还在持续呢?这是因为与断绝相比中国选择了持续的变化。北京外大教授卫华(音)表示:“不是给新的瓶子倒新酒或是给新的瓶子盛旧酒,而是给旧的瓶子倒新酒。”在毛泽东之后上台的邓小平评价毛泽东时代是“70%正确,30%错误”。之后第3代、4代领导集体一面继承上代领导集体的结晶,一面赋予了新的特色,这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展开了。在这其中发挥了收放的政治技术。

中国的大街上各处偶尔会有褪了色的“社会主义100年不动摇”的大型墙报映入眼帘。但人们从僵硬的理念中被解放出来,开凿现实主义已经很久了。这是胡说吗?现在在市民中流行这样的话:“社会主义的筐子太大了,所有东西都能装下。社会主义只是招牌,实际上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同理念无关,现在支配中国的是现实。

李熙玉 成均馆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