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周四)
千年古都一去不返,“现代北京” 亮相世人
상태바
千年古都一去不返,“现代北京” 亮相世人
  • 郑镛桓 驻北京记者
  • 上传 2008.07.28 15:49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北京的中心商业街王府井附近的美术馆后街曾是中国现代基督教领袖赵紫宸先生的故居所在地。赵先生的故居建于明朝,是一座有300年历史的四合院,曾经是深受北京老百姓喜爱的文化遗产。但是,北京2000年开始刮起的城市改造之风将赵先生的故居永远尘封进了历史。那个历史的四合院已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如今该地带现代化高楼、酒店林立。

被城市改造的推土机推走的不止是北京的四合院。紫禁城的南面,自地铁前门站到崇文门站附近,只剩下了老北京城墙的残骸。曾经环绕老北京的城墙被肢解,取而代之的是车水马龙的二环路。根据北京市政府的计划,胡同的数量同样在急剧减少。

2001年的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IOC)总会上,中国政府为了成功申办2008年的奥运会,宣布将建设“新北京”。为了这个目标,中国政府截至目前已在道路、地铁、赛场等奥运会基础设施和城市改造上投入了138兆韩元的天文数字。

其结果是二环路和三环路周边高达30至40层的大厦林立。同时,世界最大规模的航站楼——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在奥运会来临之际通航,30分钟即可直达的京津高速公路也于最近开通,加速着聚集了3000万人口的北京和天津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文化专家评论说:“被超现代基础设施所环绕的北京,似乎正是政府设想的21世纪北京的未来。”

外国人怎么看正蜕变为西欧式“现代城市”的北京呢?

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中文的Randy Richardson(21岁·普林斯顿大学东亚专业)说:“我曾经想到过北京会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而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现代化,但是这一变化实在太快,让人头晕目眩。作为千年古都的北京面目全非,我身边的朋友也常追问‘北京哪儿去了’。”

中国的知识分子则表现出沉重的惋惜。

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说:“在现代城市的开发进程中,虽说不能只保留先前的文化,但是政府当局为了积累政绩、开发商为了敛财,而去损毁沉淀了北京历史和文化的建筑,这是值得我们深省的问题。”

以冷嘲热讽闻名的中国小说家王朔嘲笑为城市开发而拆掉历史遗迹的情况为“拆哪”。借用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批判肆意乱为的城市改造。

◇大规模清扫中国式英语(Chinglish)

为了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都市,北京也把蹩脚的中国式英语送上了手术台。中国式英语是机械翻译的产物,例如将一次性杯子称为“a time sex thing”等等便是将中文里的“一次性用品”逐字翻译的杰作。把表示紧急出口的“太平门”逐字翻译为(Entry on Peacetime),使外国人莫名其妙的这种例子也比比皆是。

正值奥运会来临之际,中国政府大规模地清理了这种中国式英语。此外,政府还在曾是北京象征性地标的北京站的站牌下放置了英文站牌。如此种种,都表明作为国际都会的北京正在努力蜕变。

奥组委相关人士说:“一直以来,一提到北京,世界友人都会联想到文化大革命和挤满了自行车的街道。但是,如今蜕变为现代都市的北京一定会让大家大吃一惊。”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