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韩国产品中看不到“韩国”的影子
상태바
韩国产品中看不到“韩国”的影子
  • 南祯镐 驻纽约记者
  • 上传 2009.05.02 08:35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笔者曾经在纽约从韩国一流企业的干部们口中听到“中国的竞争企业根本不足为惧”的言论。这样的言论与“中国威胁论”完全不同,因此令笔者十分感兴趣。干部们这样说的理由很特别,并不是因为什么技术方面的差异。这些干部们表示:“我们曾经去过中国,发现中国人赚到钱之后只愿意买韩国产或者日本产的手机、电视,而不愿意选购本国产品。”他们还断言:“中国人将使用外国产品作为自己拥有身份的象征,因此中国产品无法升级为高端产品。”

换言之,这些干部认为韩国国民喜欢使用国产货,但是中国的公司却并没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在韩国的一些企业已经足以与索尼以及松下这样的大公司抗衡,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国产产品还根本无法与外国产品相提并论。在当时的韩国,一旦有青少年购买索尼随身听就会成为令伙伴们羡慕的对象,而驻美人员则会买回日本产电视以及美国产冰箱等各种产品。但即使如此,韩国的消费者们仍然相信无论是什么物品,最好都是用国产产品。只要有可能就用国产货,这种理念在韩国人的心中深深扎根。笔者最近碰到的一位韩国侨民也同样如此,他表示:“我一直希望购买韩国汽车,现在终于完成了30年来的夙愿。”虽然在法律上已经成为了美国人,但是对于侨民们而言无法购买祖国生产的汽车一直是心中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

但是在韩国产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国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外国产品即使质优价廉,但是由于高额的关税,仍然令人望而生畏。一篇1985年的新闻报道显示,当时价格为462美元的20英寸日本产电视机的关税高达40%,再加上商家的利润,韩国人在购买时需要支付130万韩元。也就是说,按照当时汇率,原本价格为40万元左右的日本电视机在最终购买时需要支付三倍的价格,而相同大小的韩国电视机的价格大约只有50万元。

但是,即使得到国民们如此厚爱,为什么韩国企业一旦走出国门就无法进入当地韩国侨民们的视野呢?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三星、LG以及现代等企业从来不曾展现出任何作为韩国企业的形象,而这样的做法原本有助于韩国国家品牌形象的提升。这些公司生产的产品在美国等地销售时,说明书上会有6国乃至8国语言,但是却没有韩语。不仅西班牙语和法语,说明书上还有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的简体字和台湾地区使用的繁体字。而随着韩国人的增多,纽约地铁的自动销票机上已出现了韩语标识。在现在的美国,如果前往诸如纽约现代美术馆以及梅特洛普利坦这样的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将可以看到韩语的说明。在美国,反倒是购买飞利浦等外国企业的产品才能够看到韩语的使用说明书。即使说海外韩侨社会并非韩国企业实施全球化经营的目标市场,但是在产品中附加韩语说明书这样的小细节是应当做到的。

最近,有人希望主办一场以在美国韩国留学生以及韩国侨民为对象的就业博览会,但是韩国企业却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表面上的理由是“符合自己要求的人员不多”。但是这些企业忘了,对于帮助他们成长起来的国民们应当保持最基本的礼仪。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精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