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李洛渊正式宣布参选总统指“公正被破坏”强调“复原”
상태바
李洛渊正式宣布参选总统指“公正被破坏”强调“复原”
  • 沈赛伦 记者
  • 上传 2021.07.06 10:20
  • 参与互动 0
分享该报道至

7月5日,前共同民主党党首李洛渊(69岁)正式宣布参加总统竞选,表示“大韩民国的领导人应该受到世界的尊敬和信任”。他的竞选口号是“保卫民众生活的国家、令人自豪的国家”。从宣布参选的形式上来看,他与四天前宣布参选的京畿道知事李在明一样,都是通过视频发布竞选宣言;但从内容上来看,他的竞选宣言又与李知事颇不相同,将重点放在了强调了自己的相对优势上面。

在时长8分钟零40秒的视频中,李洛渊先后五次喊出“这个事情交给我”,以宣言的形式重复自己的决心,还发布了此前已多次谈到过的新福利政策、重振中产经济、修改宪法、软实力强国新外交、文化强国等五大执政愿景,并无不强调与李知事的差别之处。

李洛渊拿出的第一个差别化筹码是“新外交”。他表示,“大韩民国应发展成为软实力强国,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可以发挥支撑作用”。对于具体的方法,他表示“将继承并发展金大中、卢武铉和文在寅总统的和平外交路线”,“强化韩美同盟与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增进互信,最大限度与日俄进行合作”。

李洛渊成立“必渊”竞选团队,不排除与丁世钧合并为单一候选人

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洛渊7月5日(当地时间)通过YouTube的“李洛渊TV”正式发布总统竞选参选宣言。李洛渊表示,“我国中产层的比例从十年前的65%下降到了如今的57%,只有提高中产层的比例,才能缓解社会不平等,增强社会的抗危机能力”,“将设法把中产层的比例提高到70%”。【YouTube截图】
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洛渊7月5日(当地时间)通过YouTube的“李洛渊TV”正式发布总统竞选参选宣言。李洛渊表示,“我国中产层的比例从十年前的65%下降到了如今的57%,只有提高中产层的比例,才能缓解社会不平等,增强社会的抗危机能力”,“将设法把中产层的比例提高到70%”。【YouTube截图】

这一外交路线与此前宣布发展“以国民为中心的平衡外交”、强调“强大自主国防能力”的李知事有着很大区别。
 
李洛渊还强调了自己在外交和国际领域的经验和专业能力。他表示,“我在担任国务总理期间,曾出访25个国家,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举行会谈。我可以胜任符合我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他在做报社记者时曾担任驻东京特派记者和报社的国际新闻部长,担任国家总理时曾以文在寅总统赴日特使的身份活动。

李洛渊还表示,“将把生命权、安全权和居住权写入宪法,明确土地公有的概念,防止富人垄断非劳动收入”,重申通过修改宪法扩大国民基本权利的必要性。分析认为,李洛渊此举旨在制衡之前李知事表态的“比起修改经国大典,更重要的是对国民展开救济”。
 
他使用“能守护我的生活的国家”作为竞选口号,是为了向民众强调自己提出的新福利政策愿景,与李知事提出的基本收入愿景相抗衡。李洛渊表示,“我们亟需缓解社会的不平等问题,重建被破坏的公正秩序”,“将把十年前达到65%而如今只有57%的中产层比例提高到70%”,把国家积极介入福利和经济政策作为施政重点,与李在明提出的现金性收入补贴为主的基本收入政策愿景形成鲜明对比。

当日宣布参选宣言前,李洛渊还做客广播节目表示“党内确实有很多议员(对李在明知事在正式竞选中的竞争力)表示担心”,发起针对李知事的进攻。当被主持人询问“不是有很多人认为李知事说的话干脆利落,对他很是支持吗”的时候,李洛渊回答说“他的真面目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对于李知事7月1日将解放后驻扎的美军称为“占领军”的情况,他表示“领导人应该考虑自己说的话会造成什么影响”。

李洛渊发布参选宣言后前往首尔铜雀洞国立显忠院祭奠学徒义勇军无名勇士塔和墓碑,并来到金大中(DJ)和金泳三(YS)前总统墓前,分别在两位总统墓地的访问留言簿上写下“请总统赋予我智慧和勇气”、“请总统赋予我直觉和决断力”的语句。李在明知事7月1日发布竞选宣言后也曾祭拜显忠院学徒义勇军无名勇士塔,但没有前往前总统墓进行祭拜。李洛渊还考虑到未来支持率下降的可能性,表示愿意与当日已经联合由丁世钧前总理出面竞选的丁世钧和李光宰联盟进行合作,谈及与两者联合成立“反李在明联盟”,合并推举单一竞选人的可能。李洛渊表示,“我们不会主动提出来,但根据情况,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李洛渊使用“必胜李洛渊”的缩写“必渊”作为竞选团队的名字,把党内大部分亲文派、湖南地区和媒体界出身议员都拉入了麾下。曾辅佐金大中前总统的五选议员薛勋和议员朴洸瑥(综合本部长)、崔仁昊(统筹本部长)、洪翼杓(政策本部长)、郑泰浩(政策本部长)、金哲玟(组织本部长)、尹永璨(政务室长),以及发言人裴在祯等人的名字都赫然在列。

沈赛伦 记者
译 | 李小敏 校 | 李霖 责编 | 刘尚哲 查看其它新闻
댓글삭제
삭제한 댓글은 다시 복구할 수 없습니다.
그래도 삭제하시겠습니까?
评论 0
댓글쓰기
无须注册会员快捷留言

相关报道

精选报道